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彭坤墀

(2020-12-22 10:09:21) 百科
彭坤墀

彭坤墀

彭坤墀,男,原山西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四川大学。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固体雷射稳定性及其套用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彭坤墀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镇江
  • 出生日期:1936年08月
  • 职业:教授,科学家
  •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 代表作品:《频率稳定Nd:YAG雷射器》
  • 性别:男

人物简介

彭坤墀,教授。1936年8月生于江苏镇江,原籍四川广元。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原山西大学校长。非线性光学实验室主任、光电研究所所长,山西省物理学会第四届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彭坤墀院士彭坤墀院士

个人经历

彭坤墀院士一直从事固体雷射稳定性及其套用的研究。1981年至1983年先后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进行学术考察。
1982年与人合作首次观察到四波混频中饱和折射率的色散特徵。
1982-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物理系量子力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参加了世界最早光场压缩态产生实验研究前期工作,在Kimble实验室研製成“高输出Nd+3:YAG连续稳频雷射器”。撰有论文《频率稳定Nd:YAG雷射器》。
1988-198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完成用双KTP晶体经OPO参量下转换首次证实量子相干性和连续变数的EPR佯谬。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2000年担任山西大学校长;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光学II组评审专家及信息科学部第二届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
历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教授,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特殊资格会员(OSA FELLOW),《量子光学学报》主编。

人物贡献

1985年起主持建立量子光学实验室(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及固体雷射技术等领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在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及套用,特别是在连续变数量子信息的研究中完成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同时进行了全固化稳频倍频Nd:YAG、Nd:YVO4及Nd:YAP雷射器的研製及开发。20世纪90年代初,主持完成了正交双模压缩真空态光场产生实验,设计和研製了新的YAP/KTP 系统,在由α - 切割KTP 晶体构建的半整块光学参量振荡腔内,实现了Ⅱ类非临界相位匹配光学参量下转换,用同一系统获得两类压缩态光场,全部技术指标达当时国际最好水平;先后研製完成半导体雷射器(LD)泵浦全固化单频Nd:YAG,Nd:YVO4及Nd:YAP 雷射器,总体水平属国际先进,并形成产品,为非经典光场产生及套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光源。长期以来领导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实验获得明亮EPR纠缠光束,完成了连续变数量子密集编码实验,设计了连续变数量子保密通讯方案,并利用三组份纠缠实现了连续变数的可控密集编码,2004年实验实现了连续变数无条件量子纠缠交换,为量子网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作中的彭坤墀院士工作中的彭坤墀院士

成就荣誉

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山西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007年“十五”期间太原市科技杰出贡献奖,以及其它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获奖证书获奖证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