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之歌》是由莫斯科电影製片厂于1959年12月1日推出的爱情战争类型影片,该片由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执导,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詹娜·普罗科伦科、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士兵阿廖沙的一次回家经历,以及与少女舒拉在火车上相识相恋的爱情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 编剧: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 主演: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詹娜·普罗科伦科,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製片人:M. Chernova
- 出品公司:莫斯科电影製片厂
- 中文名:士兵之歌
- 外文名: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Ballad of a Soldier
- 其它译名:士兵的歌谣、士兵叙事曲
- 发行公司:Globo Vídeo
- 製片地区:苏联
- 拍摄地点:俄罗斯
- 类型:爱情、战争
- 片长:89分钟
- 上映时间:1959年12月1日
- 分级:芬兰:K-8、英国:U、阿根廷:13
- 对白语言:俄语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052600
- 线上播放平台:乐视、优酷
- 幅面:35毫米无声标準银幕
- 混音:单声道
- 摄製格式:35 mm
- 洗印格式:35 mm
剧情简介
卫国战争的严峻岁月,通讯兵阿廖沙(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饰)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尼古拉·克留奇科夫饰)接见了阿廖沙,要为他请奖。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他只希望準许他回家去探望一次母亲(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饰),替母亲修补一下屋顶。将军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六天假期:路途往返四天,在家呆两天。
阿廖沙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遇到了 很多人,表现出他的善良、对人的关心和他的纯洁的心灵。当他赶回家乡时,不巧母亲又在地里干活,待到母子相见时,只来得及匆匆拥抱一下,把头巾送给了母亲,说上三两句话,就又要返回前线了。临走时,他答应母亲一定回来。然而阿廖沙再也没有回来,他已被埋葬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从此母亲总是穿着一身黑衣服,站在村口凝望着远方。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士兵阿廖沙·斯克沃尔佐夫 | 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 ---- |
舒拉 | 詹娜·普罗科伦科 | ---- |
母亲 | 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 | ---- |
将军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 |
瓦西亚 |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 ---- |
残疾士兵的妻子 | 艾尔莎·拉兹 | ---- |
吉夫里尔金 | 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 | ---- |
中尉 | 耶维热尼·泰特林 | ---- |
莉莎 | 瓦伦蒂娜·马克瓦 | ---- |
卓娅 | 玛丽娜·克雷尼尔娃 | ---- |
巴甫洛夫生病的父亲 | 弗拉基米尔·伯克洛夫斯基 | ---- |
给香皂的士兵 | 格奥尔吉·尤玛托夫 | ---- |
士兵塞里茨·巴甫洛夫 | 根纳季·尤赫金 | ---- |
老妇人-卡车司机 | 瓦伦蒂娜·特莱吉纳 | ---- |
火车上开玩笑的士兵 | 列夫·鲍里索夫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服装设计 |
---|---|---|---|---|---|---|
M. Chernova | 瓦伦丁·埃佐霍夫 Valentin Ezhov |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Grigori Chukhrai 瓦伦丁·埃佐霍夫 Valentin Ezhov | Vladimir Nikolayev Era Savelyeva | Boris Nemechek | Mariya Timofeyeva | L. Ryashentseva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阿廖沙·斯克演员: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阿廖沙是19岁的通讯兵,在卫国战争中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受到嘉奖。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帮母亲修房顶。在六天的回家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两人一见钟情。最后,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返回前线。这一去,他就再没有回来。
- 舒拉演员:詹娜·普罗科伦科农村姑娘舒拉,在火车上偶遇阿廖沙。开始舒拉很怕阿廖沙,故意说她有了未婚夫。后来,舒拉看到阿廖沙帮战友往家里送肥皂,为了她下去打水误了火车等一系列行动,舒拉发现阿廖沙是个非常善良、纯朴的青年。最后,舒拉到了要去的地方和阿廖沙分别了。
- 阿廖沙母亲演员: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阿廖沙的妈妈,一位朴实的中年妇女,在路口守望,等待着战场儿子阿廖沙的归来。殊不知自己上一次与阿廖沙的匆匆见面,竟是最后一次相见。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奖项 | 时间 | 类型 | 获奖对象 | 结果 |
---|---|---|---|---|
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奖 | 第13届(1960年) | 主竞赛单元 |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提名 |
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 第34届(1962年) | 最佳原创剧本 |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提名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第15届(1962年) | 电影奖- 最佳影片 | 《士兵之歌》 | 获奖 |
义大利大卫奖 | 第4届(1960年) | 金奖盘 |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获奖 |
获奖记录参考来源
製作发行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时间 |
---|---|
俄罗斯 | 1959年12月1日 |
法国 | 1960年5月 |
西德 | 1960年8月11日 |
芬兰 | 1960年11月4日 |
美国 | 1960年12月26日 |
东德 | 1960年6月10日 |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 莫斯科电影製片厂(苏联) |
---|---|
发行公司 | 1.标準收藏(美国) 2.Union Film Distributors Inc.(美国) 3.Empresa Hispanoamericana de Video (EHV)(阿根廷) 4.Sovexportfilm(阿根廷) 5.Continental Home Vídeo(巴西) 6.Globo Vídeo(巴西) |
製作发行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士兵之歌》虽然描绘的是19岁的通讯兵阿辽沙,但却逃离开了对战争场面的书写,藉助他返回家乡探亲的过程,用公路片的形式将他在路途上遇到的一系列有关家庭、爱情、友谊的故事呈现出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为观众描绘出战争让这一切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导演丘赫莱依延续他新浪潮的创作流变,将视角放置在阿辽沙的内心和战争中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上,让他们在战争面前的脆弱一览无遗,却反倒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源自人类自身最伟大的一种力量,那种自我牺牲、对生活的希望等等,才是人们坚强前进的基石。(南海网评)
《士兵之歌》中採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牺牲的阿廖沙最后一次回家的经历。对于阿廖沙的死,电影只在开始的时候做了简单的交代。而这却让阿廖沙最后一次归家中遭遇的种种遗憾,充满着悲剧感,因为他再也没法弥补了。(海南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