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诸葛双忠祠

(2020-12-29 01:48:58) 百科
诸葛双忠祠

诸葛双忠祠

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蹟之一。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诸葛双忠祠
  • 地理位置:四川省绵竹市茶盘街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门票价格:10元
  • 着名景点:墓园

历史

史书载,诸葛瞻为诸葛亮47岁所生的长子,自幼“聪慧可爱”、“工书画强识念”,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他成才,曾写下着名的《诫子书》。诸葛瞻19岁时,娶刘禅之女为妻,拜骑都尉,历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待中,尚书僕射,加军师将军。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忠贞,身肩重任,尽心竭力处理军国大事。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263年)魏徵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保绵竹。邓艾遗书诱降:“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来使,与邓军决战于绵竹,瞻军败,诸葛瞻临阵战死,瞻子诸葛尚驰马魏军冒阵而死,年仅19岁。诸葛瞻父子在敌军强大攻势面前表现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景仰和崇敬。
诸葛双忠祠
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绵竹双忠祠的前人题咏诗碑也很多,这此题咏,都将诸葛子孙联繫在一起,歌颂他们的“三世忠贞”。

建筑

墓园高大,墓周长30米,封土高3米,周嵌石栏,琴剑图案,雕刻精巧。墓前石碑一道,高4.6米,宽0.77米,上刻“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边款刻“康熙六十一年绵竹邑令陆箕永立”。墓园巍然耸峙,绿树掩映,墓旁两侧各有一株百年铁甲古松,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坡甲执剑的卫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双忠祠因墓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有忠孝门、拜殿、过厅、正殿、启圣殿、西庑、东厢、官舍、客堂等。现存的古建筑尚有启圣殿和拜展,启圣殿建于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1827)。

现状

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规模可观了。1985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并在拜殿内製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雕塑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的古战场。拜殿前的匾额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四个大字。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我国着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上书:“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墓旁两侧各有一株已愈百年的铁甲古松,鳞甲斑驳,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个披甲执剑的武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诸葛双忠祠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常熟市援建工程是按照"原地保护、原貌修复、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修复的。
日前,重建的诸葛双忠祠的拜殿、东厢房、西厢房、启圣殿、民俗园等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负责该项工程的总工程师韩洪保告诉记者:"在5·12特大地震中,祠内大多数建筑物被损毁,仅仅启圣殿有两方的照壁比较完好,部分雕栏石刻得到了保护,重建时也归还了原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