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棋(しょうぎ)又称日本象棋、亦称本将棋(本,基本之意)、“诘め将棋 (tsume shogi)”,是一种盛行于日本的棋类游戏。
相当于中国象棋的连将杀局。
将棋的始祖可能是中国的宝应象棋或是从东南亚传入的印度恰图兰卡,特别是与泰国象棋的相似性。在日本最早的纪录是平安将棋,之后分支成小将棋、中将棋、大将棋、大大将棋、天竺大将棋、摩诃大大将棋、泰将棋、大局将棋等诸多日本将棋变体,传说再由后奈良天皇改良小将棋,去除棋子醉象,成为现在流行的日本将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诘将棋
- 外文名:诘め将棋
- 类别:竞技类
- 属性:棋牌类
- 起源:天竺
规则
规定及要点
除“攻め方 (semekata)”的持子及王将外,所有棋盘以外的棋子均为“玉方 (gyokugata)”或“受け方 (ukekata)”的持驹,受方可于对局当中放回棋盘防守;
基本走法、规则及禁手,与一般将棋对局相同;
诘将棋棋局由攻方先手,棋图及棋谱记录亦以攻方作为先手方处理;
攻方每着必须为“王手 (oute)”,直至将死玉方为止;
攻方禁止千日手及长将;
攻方需以最短手数将死玉方,玉方则需儘量逃脱或延长棋局手数,亦要使攻方用尽手上持驹;
攻方的王将一般不会显示在棋盘上,不过,在特定棋局下,双方王将均会出现;
以棋子阻隔对方攻击称为“合い驹 (aigoma)”,玉方以合驹回应攻方王手时,若不能影响局势,则不算一手;
诘将棋问题习惯上都放在棋盘右面;
若攻方将死玉方时仍有持驹未被用到,或攻方有一个以上取胜方法,则表示该棋局并不完满,是“不完全作 (fukanzensaku)”。
示範
以下例题示範诘将棋的破解与及合驹、打步诘等棋规:
1 ▲2九香 2 ▽2三银
3 ▲2二步 4 ▽1一玉
5 ▲1二步 6 ▽同 银
7 ▲2一步成 8 ▽同 银
9 ▲1二步 10 ▽同 玉
11 ▲2三香成 12 ▽1一玉
13 ▲1二步 14 ▽同 银
15 ▲2二成香 15手诘
注解
要点
第1手 攻方亦可走2八、2七以至2四香,但因其不影响以后着法,故可视为相同。
第2手 玉方若然放合驹于2四至2八位上,只会被攻方香车取去,对局势并无影响,故不算一手。
玉方放置合驹于2三位,若攻方走同香不成(同香成并非王手。),则1二玉,攻方失败。
此合驹改变了当前攻方以香车攻击玉将之局面,所以算一手。
玉方可选择利用棋盘上及攻方持驹以外的任何棋子作为合驹,但不包括攻方的王将。
第3手 攻方唯有运用其他棋子继续进攻。
第4手 玉方儘量逃避攻方进攻,所以走1一玉而不走1二玉。
第6手 玉方不可走同玉,否则2三香成,1一玉,2一步成(1二步为打步诘,属禁手。),同玉,2二金,余驹诘。
第9手 攻方如走2一香成,同玉,2二银,1二玉,由于禁止打步诘的限制,攻方不可走1三步,攻方失败。
第11手 透过变成金将作出王手,是实战及诘将棋的常用手段。
诘将棋一般以手数衡量棋题的难度,初学者通常先由三、五手诘诘题开始,之后再练习较长手数诘题,手数愈长,难度倍增。
诘将棋是研习将棋的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对实战有莫大裨益,以下示範局例取自实战,是对付美浓围时可能出现的局面,棋手若能熟习诘将棋手法,提高算度能力,实战时即可大大提高胜机。
1 ▲7一银 2 ▽9二玉
3 ▲9三金 4 ▽同 玉
5 ▲8二银打 6 ▽9二玉
7 ▲9一银成 8 ▽9三玉
9 ▲8二银不成 10 ▽同 玉
11 ▲9二金
注解
第1手 攻方只有一枚6二在受方玉将附近,需以此为据点,将子力迫近玉将。
第2手 如改走9三玉,则8二银打,以后着法与原局同。
第3手 如改走8二金,则9三玉。攻方又如改走9三银,同玉,则攻方只持有两枚金将,难以继续。所以弃子时需细心考虑保留实力,继续以后的攻击。
第4手 如改走同桂,则9二金诘。攻方第3手在受方逃走路线弃子,是一种常见的手筋,称为“退路舍驹”。
第6手 受方不可走8四玉,否则8五金诘。由此可见从多个方向围攻在终盘的重要性。
第8手 受方如走9一同玉则8二金诘,可见玉将留在一段(底线),可走的空间较少,较为危险。
第11手 保留金将进行最后攻杀,是将棋终盘常用手法。
其他
基于将棋驹循环再用的特质,诘将棋有别于中国象棋残局那种只用少数棋子局面,原则上所有棋子均可投入战场,较象棋紧张刺激。不过,诘将棋规定攻方所有着法均为王手,需要不断叫将,却又缺少了象棋残局那种柔中有刚、似宽实紧的巧妙停着。
诘将棋发展亦与象棋排局颇为相似,同样有许多流传多年兼且异常精奥,江湖棋仕赖以谋生的大型棋局,称为“大道诘将棋 (daido tsume shogi)”,流传经年的古代棋局称为“古典图式 (koten zushiki)”,从幕府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不少大型诘将棋着作。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诘将棋古谱均以“象戏”为名,伊藤看寿赠名人的《将棋图巧》亦以“象棋百番奇巧图式”作为原题名,德川家治十代将军的着作更名为“象棋攻略”,可见象棋、将棋两者关係的紧密。
长手数作品当中,以江户时代伊藤看寿 (Ito Kanju) 赠名人的名作,宝曆五年(1755年)问世的《将棋图巧》第一百局,长达611手诘的“寿 (Kotobuki)”,最为人津津乐道。较近代的则有奥幸雄氏于昭和三十年(1956年)作,长873手诘的“新扇诘 (shinougitsume)”,现今最长手数的棋局首推桥本孝治氏所作的“ミクロコスモス (MIKUROKOSUMOSU,Microcosmos音译,是小宇宙的意思。)”,此局原长1519手,经改良后变为1525手诘,相当于象棋七百六十多个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