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胎盘过早分离

(2020-02-28 19:49:02) 百科

胎盘过早分离

胎盘的过早分离(prematureseparationofplacenta)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併发症,往往起病急骤,进展快,如诊断处理不及时会发生严重併发症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及产后出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中国报导其发病率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15倍于无胎盘早期剥离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胎盘过早分离
  • 外文名:prematureseparationofplacenta
  • 发病率:0.46%~2.1%
  • 词性:名词

症状体徵

胎盘过早分离
胎盘早期剥离危及母儿生命,母儿的预后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及恰当。 1.纠正休克对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应立即予以面罩吸氧,积极开放静脉通路,快速补足血容量。主要是输新鲜血,使血细胞比容达30%或稍高,尿量至少30ml/h,输新鲜血尚可补充凝血因子。抢救休克的同时应做中心静脉压的测量以指导补液量。
2.及时终止妊娠胎盘一旦早期剥离,在胎儿娩出前,胎盘剥离可能继续加重,难以控制出血,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出现併发症的机会也越大,因此一旦确诊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病情较轻以显性出血为主,子宫颈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结束分娩者,可选择经阴道分娩。先行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子宫容积得以逐渐缩小,并用腹带包裹孕妇腹部,压迫胎盘使其不再继续剥离。并可促进宫缩,必要时静脉滴注缩宫素缩短产程。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子宫底高度、宫缩与出血情况。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心变化,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剖宫产。若宫口开全,应酌情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人工剥离胎盘,及时套用缩宫素并按摩子宫,密切观察子宫缩复情况及阴道出血量,有无凝血块。
(2)剖宫产:因剖宫产是快速终止妊娠,抢救母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行剖宫产术:①重型胎盘早期剥离,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②轻型胎盘早期剥离,出现胎儿窘迫徵象,须抢救胎儿者;③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孕妇病情恶化,即使胎死宫内者;④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剖宫产取出胎儿与胎盘后,应立即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良好可以控制产后出血。若发现子宫胎盘卒中,经上述处理并给予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多数子宫收缩转佳。若不奏效可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用可吸收线大8字缝合卒中部位的浆肌层,多能止血而保留子宫。万一子宫不收缩,出血多且血液不凝,应快速输入新鲜血,并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
(3)併发症处理:
①产后出血:胎盘早期剥离常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分娩后及时套用子宫收缩药,如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硷、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等,持续按摩子宫;若仍有不能控制的出血,应即时考虑行子宫切除。若大量出血且无血凝块,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立即行必要的化验同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
②凝血功能障碍:在迅速终止妊娠,去除病因的基础上,才能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从而阻止DIC发展。
A.肝素套用:套用肝素治疗虽有很大争议,但多主张在DIC的高凝阶段套用。但胎盘早期剥离并发DIC的关键性处理在于终止妊娠杜绝凝血活酶来源,从而阻止凝血活酶继续进入血循环。此外,对于已发生凝血障碍而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来说,如子宫有一个大创面的存在,套用肝素会更加重出血,故一般不用肝素治疗。
B.补充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是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的有效措施,库存血超过4h,血小板功能即受破坏,效果差,为纠正血小板减少,可输新鲜血小板浓缩液。如无法得到新鲜血时,可选新鲜冰冻血浆应急,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纤维蛋白原3g,且可提高Ⅴ、Ⅷ因子至最低有效水平。同时还可输注冷凝沉澱物,凝血酶原複合物等。如血纤维蛋白原低于2g/L,应输纤维蛋白原,每4g纤维蛋白原可提高血纤维蛋白原1g/L,常用量为3~6g。
C.纤溶抑制剂,若妊娠已终止而DIC由高凝阶段转入纤溶亢进阶段,出血不止,可套用抗纤溶药物以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就不溶解,常用氨基己酸4~6g,氨甲环酸0.25~0.5g,或酚苄明0.1~0.2g溶于5%葡萄糖液100ml内静脉滴注。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根据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及时补充血容量,出现少尿(<17ml/h=或无尿,应静注呋塞米40~80mg,必要时重複,3h后尿量仍不增加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A.少尿、无尿期处理:尿量<400ml/24h或<17ml/h为少尿;24h为无尿。a.防治水中毒,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準确记录出入水量,每天液体需要量800ml(不显性失水量)加每天异常损失量(呕吐、腹泻)加前1天尿量,减去400ml(内生水量)即为当天液体入量。b.饮食控制,在少尿早期(48~72h)应禁食蛋白质,少尿3~4天后病情好转,蛋白质的摄入可按每天0.5g/kg计算,套用丙酸睪酮可减少蛋白质分解。c.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测定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注意血气变化。如患者出现呕吐、精神错乱、抽搐、尿素氮≥35.5mmol/L或每天上升>27mmoL/L、CO2CPL、血K+>6.5mmol/L,均是血液透析的指征。
B.多尿期处理:当尿量≥1500ml/24h,适当补充Na+、K+及H2O、如尿量≥2000ml/24h,液体的补充只须补充尿量的2/3,并需补充K+、Na+、Cl-同时可肌注醋酸去氧皮质酮3mg以减少尿量。

预后及预防

预后:胎盘早剥由于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即从宫壁剥离,影响了胎儿的血液供应,剥离面过大时胎儿多因缺氧而发生严重的窘迫,甚至死亡;由于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循环诱发DIC,可引起产前、产后出血,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席汉综合徵(希恩综合徵,Sheehan’ssyndrome)等严重併发症。
预防: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吸菸等。

流行病学

各地发生率差异很大,中国报导为0.46%~2.1%,这可能与各医院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徵、外伤等严重病例不同有关。Karegard等(1996)综合了瑞典的849619次分娩中发生胎盘早期剥离3959例,或约225次分娩发生1例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为0.44%。美国田纳西州大学报告其发生率为1.1%。
Saftlas等(1991)综合了美国国家医院出院综览,发现1979~1987年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生率有增加的倾向,但是在同一时期美国派克兰医院的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一直保持在0.5%。Ananth等(1999)在1966~1997年的13篇英文文献荟萃分析中,在1358083次分娩中有胎盘早期剥离者8724例,发生率为0.64%。Abu-Heija等报告北约丹巴地阿公主教学医院1994~1995年18256例分娩中,胎盘早期剥离108例,发生率为0.59%。Rasmussen等(1996)报告1967~1991年挪威出生的1446154次分娩中有胎盘早期剥离9592例,在妊娠16周以上的发生率为0.66%,发生在妊娠28周以前的发生率为8.64%,发生足月妊娠者为0.34%。由于产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胎盘早期剥离的孕产妇死亡已经很少见,但其病率仍然不变,有时仍然十分严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