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是由罗杰·唐纳森执导,皮尔斯·布鲁斯南、琳达·汉密尔顿等主演的灾难片,该片于1997年2月7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科学家哈里,来到但丁峰进行研究,发现这座火山存在异常活动,在火山喷发时救助小镇居民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罗杰·唐纳森
- 编剧:莱斯利·博希姆
- 主演:皮尔斯·布鲁斯南,琳达·汉密尔顿
- 出品公司:环球影业
- 对白语言:英语/粤语
- 中文名:天崩地裂
- 外文名:Dante's Peak
- 其它译名:烈焰狂峰、山崩地裂、但丁峰、丹特峰
- 出品时间:1997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116,000,000
- 拍摄地点:圣塔克拉拉、加利福尼亚
- 拍摄日期:1996年6月5日-1996年11月6日
- 类型:动作、冒险、剧情
- 片长:109分钟
- 上映时间:1997-02-07(美国)
- 票房:$178,127,760
- 分级:PG-13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18928
剧情简介
哈里·达尔顿博士(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是美国地质勘探中心的一名火山学专家,这次他被派到但丁峰上的一个小城镇视察,而小城镇所在的但丁峰正是华盛顿附近的一座休眠火山。哈里来到镇上,恰逢市长瑞切尔(琳达·汉密尔顿饰)在主持庆祝活动,因为小镇刚刚获得了全美最佳居住环境第二名的大奖。瑞切尔与她的两个孩子带哈里四处参观,路过温泉湖畔,哈里注意到湖水酸度过高,并发现了两句煮熟的浮尸。哈里顿感情况不妙,火山极有可能喷发,并建议瑞切尔发布预警,然而,哈里同行的上司保罗却认为他是反应过度,并打算在一周的勘探任务完成后打道回府,镇委会也出于种种利益目的,拒绝发布预警。然而就在一天夜里,镇上的水突然被硫磺污染,而这正是火山喷发的前兆,瑞切尔立即启动了全民撤离计画,然而她的母亲却在山腰上拒绝撤离。就在此时,火山已不可遏止地喷发了。
天崩地裂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哈里 | 皮尔斯·布鲁斯南 | ---- |
瑞切尔 | 琳达·汉密尔顿 | ---- |
保罗·德莱弗斯 | Charles Hallahan | ---- |
Greg, USGS Crew | 格兰特·赫斯洛夫 | ---- |
Lauren Wando | Jamie Renée Smith | ---- |
Graham Wando | Jeremy Foley | ---- |
Ruth | Elizabeth Hoffman | ---- |
Terry, USGS Crew | Kirk Trutner | ---- |
Nancy, USGS Crew | Arabella Field | ---- |
Stan, USGS Crew | 马泰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Ilona Herzberg Staci A. Hunter 盖尔·安妮·赫德 Geoff Murphy Marliese Schneider 约瑟夫·辛格 | 罗杰·唐纳森 | Bradley Morris Geoff Murphy Maggie Murphy Douglas S. Ornstein David Sardi Jon C. Scheide L. David Silva Christina Stauffer Michael Viglietta J. Dennis Washington | 莱斯利·博希姆 | 安德列·巴柯维亚 | 约翰·弗瑞泽尔 | 康拉德·巴夫 Bettina Hirsch Howard E. Smith | Allison Cowitt Mike Fenton | J. Dennis Washington | Francis J. Pezza Thomas T. Taylor | Isis Mussenden | Kenneth Jones 帕特·麦克朗 Bill Kent | Marvin March |
(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拉切尔·旺多演员:琳达·汉密尔顿小镇的镇长拉切尔·旺多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单身母亲,她正準备签署一项投资案,以促进小镇的经济,但是哈利到此勘测后,发现火山活动频繁,他随即向镇长提出警告,然而,哈利的上司却对此持反对意见,并劝阻镇长向镇民发出火山爆发的预警
- 哈里·达尔顿演员:皮尔斯·布鲁斯南当一座火山在哥伦比亚爆发时,火山研究学家哈里·达尔顿在撤退时亲眼目睹未婚妻被一块岩浆击中身亡,这件事在哈里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四年后,他被美国地质勘测局派往太平洋海岸西北部的小镇但丁峰,进行地震测试。
- 保罗·德莱弗斯演员:Charles Hallahan哈里同行的上司,哈里认为火山极有可能喷发,但他却认为哈里是反应过度,打算在一周的勘探任务完成后打道回府。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花絮
- 为了製作足以以假乱真而又安全可靠的火山灰,剧组特效部门曾尝试使用锯末、石膏和麵粉,但最终选择了报纸纸屑。
- 该片的导演唐纳森曾想成为地质学家,对与火山相关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因为公众对火山的危险缺乏认知,所以他认为这是值得深入挖掘的题材。
- 片中所有火山口的画面都是在圣海伦火山拍摄的。
穿帮镜头
- 当哈利驾驶绿色皮卡轧过熔岩后,汽车只是轮胎爆胎并被烧焦了底盘,但实际上,熔岩的温度高达1000多度,当汽车驶过,油箱会发生爆炸,底盘会被熔化,车中的乘客也难逃一死。
- 哈利驾车在小镇街头飞奔逃避火山岩浆时,虽然马路上的火山灰至少有一尺厚,但高速经过的卡车既没留下车辙,也没掀起火山灰。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在看过一段火山学家的访谈之后,製作人约瑟夫·辛格对唐纳森火山浩劫的构思产生了浓厚兴趣。辛格开始想了解火山学家的真正工作和生活,于是他四处寻访,却发现有希望取得联繫的火山学家已有半数死于非命。辛格最终找到了几位美国地质勘测局的专家,这些人亲眼目睹了世界各地的火山喷发。辛格找到了正在为《十万火急》编写剧本的编剧莱斯利·博希姆,几经斟酌之后,博希姆完成了《丹特峰》的剧本,环球影业随即买下剧本,并敲定由唐纳森担任影片导演。
製作团队
为真实呈现出片中的火山和人物,主创人员对相关背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终他们决定聘请火山学界的权威专家来协助影片拍摄。主创人员几乎看遍了能找到的所有火山文献、电影、纪录片和照片,导演唐纳森甚至还同火山学家一起研究了关于夏威夷Kilauea火山和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的第一手资料。
影片拍摄

任该片技术顾问的有以火山危险评估和火山风险管理见长的前美国地质勘测局科学家约翰·P·洛克伍德(John P.Lockwood,曾是皮纳图博火山专家团的领队和决策者)、广泛研究自然灾害灾后影响的火山及地震地质学家大卫·哈洛(David Harlow)以及来自喀斯开火山观测站的火山学家诺曼·麦克劳德(Norman McLeod)。
拍摄场景
该片分别在爱达荷州旧矿区的华勒斯小镇及洛杉矶片场和周围外景拍摄完成,片中丹特峰小镇在位于爱达荷州北部的华莱士小镇拍摄。由于这是一部着重于火山爆发的灾难片,为缔造影史上规模最大、最写实的火山爆发场面,除了请来曾经目赌80年代中期夺走两万名性命的哥伦比亚火山爆发的火山专家作为顾问,片中180组特效镜头全部是由以拍摄《阿波罗13》荣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数位领域(DIGITAL DOMAIN)特效工作室处理,剧组特效部门为影片製作了130个CGI画面。片中火山是在洛杉矶的一个机库中搭建而成,整个模型占地100平方英尺,高35英,为钢木结构,工作人员先搭造100呎高、35呎宽的火山模型,之后再用电脑动画加上浓烟、岩浆和石灰等,製造出逼真的火山爆发场面,银幕上的效果天崩地裂无懈可击。
製作发行
製作发行机构
製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
环球影业 | 环球影业 | MCA环球家庭娱乐 | Filmes Lusomundo |
Argentina Video Home | Pioneer Entertainment | CIC-Taft Home Video | |
Egmont Entertainment | CIC Video GmbH | Finnkino Oy | |
Pacific Western | 美国广播公司 | Pioneer | 联合国际影业 |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ía. S.R.C. | ||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
(参考资料)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97年2月7日 | 加拿大 | 1997年2月7日 | 日本 | 1997年3月8日 |
新加坡 | 1997年3月13日 | 南非 | 1997年3月21日 | 巴西 | 1997年3月21日 |
韩国 | 1997年3月22日 | 香港 | 1997年3月26日 | 澳大利亚 | 1997年3月27日 |
英国 | 1997年3月28日 | 法国 | 1997年4月2日 | 匈牙利 | 1997年4月3日 |
阿根廷 | 1997年4月3日 | 西班牙 | 1997年4月4日 | 纽西兰 | 1997年4月10日 |
荷兰 | 1997年4月10日 | 德国 | 1997年4月10日 | 葡萄牙 | 1997年4月11日 |
瑞典 | 1997年4月11日 | 芬兰 | 1997年4月11日 | 波兰 | 1997年4月11日 |
义大利 | 1997年4月11日 | 丹麦 | 1997年4月16日 | 瑞士 | 1997年4月17日 |
斯洛维尼亚 | 1997年4月17日 | 土耳其 | 1997年4月25日 | 挪威 | 1997年5月2日 |
冰岛 | 1997年5月16日 | 中国 | 1997年5月 | 爱沙尼亚 | 1997年5月23日 |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该片反映恐怖的大自然力量对人类社会构成的威胁,着重刻画灾难发生后,在困境中人们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助,这些都可算是该片的亮点。但整体上看,该片的故事结构一般,特效勉强及格,布鲁斯南和汉密尔顿的表演也鲜有出彩的地方,整体上,只能算作是中规中矩的爆米花电影。(《电影日誌》杂誌评)
山崩地裂 (1997)

《天崩地裂》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灾难片,叙事手法陈旧,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小镇官员追求利益而忽视灾难的剧情,明显模仿了二十多年前的《大白鲨》,但在人物刻画方面远逊于后者。火山喷发后,主角们身上的光环也过于刻意和明显,虽然布鲁斯南很努力,但影片没有给他充分发挥演技的机会。(《华盛顿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