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学名: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别称:凌波仙子、玉玲珑、金银台、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 为石蒜科水仙属的植物。水仙属于蒜科水仙属植物,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也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如今最时尚的水培花卉技术,也成功的培育出来水培水仙。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水仙
- 拉丁学名: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 别称:凌波仙子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科:石蒜科
- 族:水族
- 属:水仙属
- 分布区域:中国
- 主系别:草
- 副系别:水
形态特徵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鳞茎肥大似洋葱,卵形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数支,多者可达10余支,每葶数支,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 雄蕊呈椭圆形,花粉为黄色。雌蕊近似三角形,乳白色,中部发绿。
水培水仙

水仙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水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银台、玉玲珑、雅蒜等,原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一带,现已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丽,叶片青翠,花香扑鼻,清秀典雅,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内和花园里陈设的花卉之一。
分布範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水仙
来源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以鳞茎入药。春秋採集,洗去泥沙,开水烫后,切片晒乾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腮腺炎,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 3~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彙编》
水仙根 医药常识
药 名水仙根
拼 音SHUIXIANGEN
来 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痈肿疮毒,虫咬,鱼骨哽。
性味归经①《纲目》:“苦微辛,滑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用药忌宜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如果较大量地食用其球茎,会有温和的毒性。有些人会将它和洋葱混为一谈--误食水仙花球茎者会出现噁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或者病人是儿童,医生会建议採取静脉滴注或口服药物的方法来减轻噁心、呕吐等病状。
药品处方
药材的採收与储藏春、秋採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乾;或纵切成片,晒乾。
雕刻水仙

拉丁名原植物水仙 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炮製方法《本草会编》:“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晒乾,悬火暖处。”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
生药材鉴定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约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黄白色瓣片(鳞叶)。质地轻,无甚气味。以个大、内心充实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含伪石蒜硷(Pseudolycorine)、石蒜硷(Lycorine)、多花水仙硷(Tazettine)、漳州水仙硷等多种生物硷。水仙生物硷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同属植物白水仙 Narcissus papyraceus Ker一Gaw 鳞茎中含白水仙胺(Papyramine,C18 H21 O4 N,为石蒜伦硷的立体异构体)、石蒜硷、多花水仙硷、雪花莲胺硷(Galanthamine)、石蒜胺硷及伪石蒜硷。
观赏价值
在封闭阳台中养植需35天左右开花,在室内养植只要25天就开花。在养植初期保持水质清洁至为重要,以防止水仙根尖受伤后引起腐烂。平房养植宜在天气晴好时每天将水仙端出室外晒太阳,黄昏端回屋内。路边时有假水仙出售,很易识别,这些连在一起的花球大小一致,仔细观察会看出是用牙籤穿在一起的单个球。
水培水仙

培养方法
挑
挑选水仙头时要选择直径在8厘米以上的,外形要扁圆、坚实、色泽明亮且呈棕褐色,顶端钝圆,根盘宽阔肥厚。这样的水仙花芽多,开花亦多。若用两手指按压球体前后,感觉内部有柱状物又比较结实的,说明花芽已经发育成熟,这样的水仙一定能开花。而柱状物越多,花茬也就越多。如果捏起来感觉鬆软,无弹性,呈扁平的则是叶芽,这样的水仙头就不会开花。
清
水仙花入盆水养前应先进行清理切割。先将水仙球外表的褐色包膜去掉,用雕刻刀在水仙球顶部没长小球的两侧竖着往下切2-3厘米,深度为球体的1/3,注意只切鳞片,不要伤到叶芽。切割后要浸泡在水中一昼夜,然后洗去切口上的黏液,入盆水养。
细
A、将鳞球放入盆中,加水淹没鳞茎三分之一的为宜。盆中可用石英砂 、鹅卵石等将鳞茎固定。水养用水最好使用雨水或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应贮存一天再用。白天水仙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移入室内,并将盆内的水倒掉,以控制叶片徒长。次日晨再加入清水,注意不要移动鳞茎的方向。
水培水仙

B、刚上盆时,水仙可每日换一次水,以后每2-3天换一次,花苞形成后,每周换一次水。在北方,天气乾燥,每天要向水仙植株喷水。球茎发黄处可用柔软牙刷轻刷。水仙水养期间,特别要给予充足的光照,白天要放在向阳处,晚间可放在灯光下。这样可防止水仙茎叶徒长,而使水仙叶短宽厚、茁壮,叶色浓绿,花开香浓。
C、水养水仙,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有条件,在开花期间稍施一些速效磷肥,花可开得更好。如果想推迟花期,可採取降低水温的办法,或者採取傍晚把盆水倒尽,次日清晨,再加清水的做法。如果节前10天看不到饱满花苞,可採用给水加温的方法催花,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
D、当水仙花全部盛开时,将少量食盐放入盆中,能使花期延长。切忌在水仙含苞待放时就放盐,否则反而会抑制花蕾开放。或用两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放入1000毫升的水中,溶化后洒在正在开花的水仙盆中,可使水仙花期延长一周左右的时间。 水仙在10-15度环境下生长良好,约45天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月余。
注意事项
忌盐硷水水仙宜用井水、雨水、河水或江水来水养,若用自来水,应提前2——3天在盆或缸内蓄水澄清,然后取浅层水水养,防止漂白粉为害。
水培水仙

忌高、低温水养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4℃——25℃为宜,其中15℃——18℃最佳,过高的温度会造成叶片徒长,花色灰暗,花葶矮小。
忌污水“清泉供养”,水必须清洁,若水质低劣,易使白根变黄、变褐或变黑,失去观赏价值,因此最好每日换清水一次。
忌叶面污垢水养期间需保持叶面清洁,否则既影响美观又减弱了光合作用,应每天向植株喷水,以维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也使叶光亮美观,利于光合作用。
忌机械损伤水仙花葶、鬚根质脆易断,换水时必须小心,雕刻时也要减少不必要的刀伤,防止哑花。
忌铁器水仙水养不能用铁器,套用瓷、陶、玻璃、塑胶等器皿,否则锈水会使花芽、鬚根的刻伤部位霉烂。
忌成熟水果水仙株旁不能摆放成熟水果,以防各种水果释放的乙烯等气体加速花朵的凋谢,缩短花期。
忌阳光暗弱,通风不良水仙为喜强光照的短日照植物,白天需要全光养护,整天阳光晒透,因此应放在通风向阳处,使其每天至少接受3小时的光照,以利植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