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0-02-05 02:06:54) 百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84年的漳州大学(后改名漳州职业大学),2002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设有13个院部,开设50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职教师9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简称:漳职院(ZZIT)
  • 创办时间:1984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理工
  •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
  • 主管部门:福建省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曾建成
    院长:康溪顺
  • 高职专业:50个
  • 院系设定: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创意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等
  • 校训:笃学力行、明德覆物
  • 校歌:《漳职院之歌》
  • 校庆日:12月8日
  •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胜利西马鞍山路1号
  • 院校代码:11314
  • 主要奖项: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办学历史

1984年,中共龙溪地委和龙溪行署决定创办漳州职业大学;同年8月成立筹备组,组建学校领导班子;9月参加全省高校统一招生,招收新生80名;10月开学上课,定名为漳州大学(后改名漳州职业大学)。
1985年秋,学校搬进漳州西郊马鞍山新校舍。
1996年,漳州职业大学创办2个职业中专部。
2002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校于1979年的省部级重点中专漳州农业机械学校併入漳州职业大学,并更名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承担数控技术套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90所高职院校之一。
2004年,学院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
2007年10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4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6月,学院通过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验收。
2012年6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15年,学院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套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0个以工科为主,文、经、管套用科类协调发展的高职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模具设计与製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路技术、软体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数字媒体套用技术、物联网套用技术
电子工程学院
套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光电显示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行销、连锁经营管理、投资与理财、会计
文化创意学院
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製作文秘、新闻采编与製作、文秘、人力资源管理
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加工技术、套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园林技术
套用外国语学院
套用英语、商务英语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技术
建筑室内设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中乘务、休闲服务与管理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行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专兼职教师9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640多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6名。
省级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职业指导教学团队、套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名师:黄波达、王喜华、李志明、杨芝萍、康玉文、廖传柱、章忠宪、王水琦、李志勇、薛奕忠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示範性高职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範课程1门,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本、特色工作页19本,省级精品专业7个,省级示範专业12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6个,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7个,省级“二元制”改革专业2个,省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位列全省第一的专业18个,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
国家示範性高职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套用电子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不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物联网套用技术工程实训中心、现代流通服务业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等
省级精品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製造、物流管理、计算机网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套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
省级示範专业:物流管理、食品加工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套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製造、商务英语、物联网套用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会计、汽车行销与服务、工程造价
省级“二元制”改革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电路电子学》、《数控技术及套用》、《有机化学》、《SQL Server2000资料库及套用》、《现代製造技术》、《植物学》、《建筑製图》、《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基础》、《中小企业网路构建》、《数控加工工艺规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单片机技术与套用》、《企业物流管理》、《食品检验技术》、《分析化学》、《高职公共关係实务》、《物流岗位综合实训》、《ASP.NET套用开发技术》、《零件数控加工编程与製作》、《市场调查的策划实施与评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游业务》、《建筑力学与结构》、《职业指导》、《电子工艺》、《食品安全管理》、《饭店英语口语》、《餐饮英语》
  • 教学成果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学院部分教学成果奖
年份系别教学成果名称等级
2009年
经管系
海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机械系
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
公共教学部
打造国家示範校职业指导课程的五大“升级版”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经管系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行销专业课程与
教学改革系统研究与实践探索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电子系
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电子类专业全方位“递进
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分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食品系
高职食品类专业“双系融合、两证推动、三段
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经管系
产教融合推动高职实践教学主动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公共教学部
基于任务导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
课程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报告
2018年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导入、课证融合、标準贯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资料来源:

学校荣誉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荣誉。

合作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利达集团、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参与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还与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地区有关技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课程及职业资格标準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8月,学院有省级套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1个、校级套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7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企共建“智慧型仪器仪表套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
省级套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产品深加工及安全福建省高校套用技术工程中心
省级研究院:6.18虚拟研究院食品产业技术分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8月,学院开展省、市(厅)级课题研究100多项,近三年学校已有50多项课题被省厅立项,40多项课题被漳州市科技局和市社科联立项,取得智慧财产权成果30多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项);仅2017年参与生产、谘询和技术服务47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
学院部分科研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主持人项目类别
1
基于“电商+云物流”的漳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探索与对策研究
许正平
漳州市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
2
漳州市实施“五湖四海”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唐淑玲
3
文旅融合下“五湖四海”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曾咪
4
“一带一路”背景下漳州月港海丝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吴洁
5
林语堂的成才对大国工匠成长的借鉴研究
张静容
6
新时代漳州传统文化在地方高校教育
教学中的传承、融合与创新
黄文丽
7
漳州紫泥生态智慧岛保护建设研究
吕茜茜
8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与漳州朱子学研究
周璇璇
资料来源:
学院2015-2017年技术服务到款情况
年度纵向科研(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万元)培训服务(万元)技术交易(万元)
2015年
74.34
16
298.9
0
2016年
43.12
18
44.6
401
2017年
50.56
21.1
104.61
393.28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3月,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98万册,数字图书50多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200多种,电子期刊9000多种,光碟、磁带等音像资料16000多盘。
  • 学术刊物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报,原名《漳州职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该院教师、管理干部、实验室人员的最新研究(含套用)成果,兼顾刊登院外优秀稿件,该刊设有闽台文化研究、套用技术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经济发展研究、高职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教育与管理研究等栏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释义:校徽图案由内外两部分结合构成,外环内容为学校中英文对照规範名称,核心为校标基本图形,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代表了学校团结和谐的氛围;图形是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的中文拼音首字母“ZZY”演变而成的,主图形有如一本翻开的书本,又恰似汉字的“工”,突出了学校以工科为主的专业特色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这翻开的书本基础上,通过整体动感的变化,使得整个标誌看起来有如一只展翅向上飞翔的鸟,寓意着学校的发展与腾飞;鸟的头部顶着的象徵高科技图形,更展示了学校的科技内涵和对最新科技的不懈探索;色彩选用草绿色,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象徵着学校师生凝聚、融合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校徽校徽
  • 校旗
校旗为绿色长方形旗帜,印白色、周光召题字的“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名和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训
笃学力行、明德覆物
释义:“笃学力行”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旨在引导师生如何做学问,养成刻苦好学、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的品行,理论联繫实际,学以致用,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明德覆物”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和《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旨在彰显学校“坚持高职办学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方面做出的应有贡献。校训既有独立的思想内涵,又蕴含着从人才培养到服务社会的紧密联繫,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又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办学精神。
  • 校歌
《漳职院之歌》
作词:邱添乾
作曲:王建元、林艺
传承千载文明之光,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海峡西岸,水仙之乡,我们是高职发展的先锋
灿烂朝阳照亮我们前进的征程
爱拼敢赢的精神激荡在心胸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汲取知识的甘泉,迎向竞争日益的市场
崇尚技能,彰显人文,我们是海西建设的栋樑
激越的号角催促我们奋发向前
经世致用的重任镌刻在双肩
笃学力行,克坚志强,明德覆物,志在兴邦
用心血和汗水培育一线英才,让菁菁校园溢满桃李芬芳
用累累硕果谱写青春辉煌,让莘莘学子永绘漳职华章
学子永绘漳职华章
资料来源: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曾建成
院长
康溪顺
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