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滷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据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南方的主食是大米,所以麵食应该是公元686年建郡时,由移居此地的大批北方人带过来的。后来这些北方人入乡随俗,麵食也就渐渐成了节日、婚嫁、搬家之类喜庆时候的特殊食品。如今满街的排档也都可以吃得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漳州滷麵
- 主要食材:肉丝,笋丝
- 分类:闽菜
- 口味:晕润香醇、甘美可口
- 盛名麵馆:阿芬滷麵,鲁面海,下田下阿料
- 来源:移居此地的北方人传入
滷麵做法
漳州滷麵,久负盛名。採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鸭蛋、鱿鱼、干贝、虾乾、黄花菜等配料在热锅里炒熟后,加上猪骨汤煮开 ,然后放入适量的味素、白糖、精盐和番薯粉等,调成滷料。进餐时,在麵条上放些韭菜、豆芽、浇上滷料,再配上胡椒粉 、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香菜等佐料。其特点:色泽鲜艳、质嫩爽滑、晕润香醇、甘美可口。
做的时候要用硷面,粗粗的好像是北方的拉麵一样,做好以后在开水里捞一下过水,类似“油麵”。骨头汤里放勾了芡的肉片、剥去壳的虾仁、鱿鱼乾、黄花菜、香菇丝和笋丝一起煮开,浇进调好的鸡蛋搅开,再加酱油和调好的水澱粉,就成了卤汤。硷面和豆芽或其他的蔬菜在沸水锅里氽一下,捞出浇上卤汤,加蒜蓉醋、炸脆的蒜丁,最后撒上胡椒麵和香菜或辣油……一碗香喷喷的滷麵就做好了。 吃滷麵最好是趁热。炸脆的蒜丁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但泡久了会发苦,所以“食速”一定要快。吃滷麵一般搭配的料有:卤大肠,卤肺片,滷肉,炸肉,笋片,鸭血,油条,五香等等。
较出名的麵馆
一般在漳州市内比较出名的基本是:阿芬滷麵,鲁面海,洋老洲阿蛤滷麵,亚妹真味滷麵。平和的话基本是公园旁的鲁面了。
漳州特色小吃
手抓面俗称"豆乾面份"或"五香面份",由面料、配料、佐料三部分合成,面料採用硷麵条煮熟趁热在竹筛上铺製成手掌大的圆形的薄片,称"面份"。吃时在面份上放上"炸豆乾"(油炸豆腐)或"五香卷",加甜麵酱、花生酱、芥辣酱、蒜醋酱等佐料,然后把面份捲起来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其特点:香、甜、酸、辣俱全,油而不腻,爽口开胃。滷麵漳州滷麵,久负盛名。採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虾乾、黄花菜等配料在热锅里炒熟后,加上猪骨汤煮开,然后放入适量的味素、白糖、精盐和番薯粉等,调成滷料。进餐时,在麵条上放些韭菜、豆芽、浇上滷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香菜等佐料。其特点:色泽鲜艳、质嫩爽滑、晕润香醇、甘美可口。猫仔粥原料有晾乾的米饭(七八成熟),切片的鲜猪肝、瘦肉应时鲜鱼、虾仁、煮熟切丝的鸡肉、切丝过油的香菇、扁鱼等。食时,将米饭及各种原料放入盛有猪骨汤或鱼汤的小铝锅中,加热煮沸,片刻,起锅盛碗,加上味素、芜荽、葱、蒜、酱油、胡椒粉等佐料即成。粥清见底,虾红、鱿白、鱼血、鸡黄、肉赤,色泽相映,数荤一素,清鲜醇美,风味独特。其特点:清淡、鲜美可口。五香卷将半肥半瘦猪肉条、葱头碎、荸荠碎、虾皮等原料,调配五香粉、白糖、虾油适量,加上番薯粉和水搅拌均匀成浆糊状,再用豆腐皮包捲成长四寸、直径一寸左右的圆条状,放热油锅里炸熟。趁热食用,外酥内润,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润饼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蔔丝、高丽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麵皮把各种菜餚製成的陷料包捲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亦可将包好的润饼经油炸酥,俗称"春饼",别有一番风味。漳州人有吃润饼的习惯,尤其清明前后,更为普遍。蚝仔煎 龙海县石码镇附近溪乾一带,盛产"珠蚝"。"珠蚝"壳薄肉少,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醣量达60%,用"珠蚝"做成的蚝仔煎,味道鲜美。做蚝仔煎时,先在钵头里用清水调匀番薯粉,加上适量的鸭蛋,切碎的蒜苗,上等酱油和味素,然后再把珠蚝倒进钵里搅匀,放入平底锅用油煎,外酥内软,吃起来分外鲜嫩香脆。土笋冻 土笋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土笋营养丰富,煮菜时加入少许,其汤味美清甜。但最受称道却是"土笋冻"。"土笋冻"製作方法是:将鲜土笋放于石板上,压出土笋的内脏和杂质,洗净后加水入锅,以烈火猛烧,至其汤成胶状为止,然后盛于容器里,冻结即成。土笋冻如调以盐渍酸菜、蒜白、酥、海苔或酸辣、酱油等佐料,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