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

(2020-06-26 09:56:47) 百科

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

12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吸引了20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的谱牒文化专家学者、文史爱好者及同名村宗亲代表。当天,两岸嘉宾捐赠谱牒文献资料90多册,其中不乏《台湾蕉岭五全林氏族谱》、《屏东宗圣公祠全台六大户派下曾氏族谱》、《高阳双沪许氏宗谱》等珍贵资料,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民间谱牒的徵集、整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谱牒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家族的档案、文化史,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迁徙、人口变化、婚姻关係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蔡乾豪表示,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间谱牒,是两岸民众追根溯源、寻根认祖的重要载体。
“福建作为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在推动两岸谱牒文化发展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承圣指出,当前闽台合作更加紧密,民间交流日益频繁,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促进两岸谱牒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发展,增进“两岸一家亲”。
“作为大陆唯一一个反映大陆与台湾,尤其是闽台密切关係的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闽台谱牒资料的徵集、整理和研究。”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书记黄籴问告诉记者,目前该馆已完成63个姓氏、336部、1428册、28039条涉台族谱信息采编。
黄籴问介绍说,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还建立了族谱信息资料库,开放两岸谱牒查询对接平台,目前馆藏族谱已达2127种、共5366册,涵盖了两岸115个姓氏。“我们将持续以谱牒为媒介增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着力建设集收集、研究、查询、交流、服务为一体的‘海峡两岸谱牒文献交流服务中心’,为两岸民众寻根认祖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谱牒,又称为“族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从一定意义上说,谱牒是一个家庭的档案、文化史,记载了家族的兴衰、人口变化、婚姻关係、家族迁徙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蔡乾豪介绍,千百年来,谱牒成了各姓氏的家族大事。
“谱牒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承圣表示,福建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推动谱牒文化发展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党委书记黄籴问介绍,一直以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致力于闽台谱牒资料的徵集、整理和研究。目前,该馆已完成63个姓氏、336部、1428册、28039条涉台族谱信息采编。馆藏族谱已达2127种、共5366册,涵盖了两岸115个姓氏,建立了族谱信息资料,开放两岸谱牒查询对接平台。
论坛期间,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将围绕谱牒文化专题,做学术报告、交流研讨。两岸嘉宾捐赠谱牒文献资料70多册,其中包括《台湾蕉岭五全林氏族谱》、《屏东宗圣公祠全台六大户派下曾氏族谱》、《高阳双沪许氏宗谱》、《金紫流风——金紫美宗浦头族谱》(含渡台世系)、《清河衍派·福建省云霄县蒲美张氏宗谱》、《闽清陈氏族谱》等谱牒文献资料。未来几天,与会代表们还将参观考察泉州文化史迹。
“我们将持续以谱牒为媒介,增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巩固扩大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成果,进一步加强两岸民间谱牒的徵集和研究,着力建设集收集、研究、查询、交流、服务为一体的‘海峡两岸谱牒文献交流服务中心’,为海峡两岸民众寻根认祖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黄籴问说。
同时,“闽台姓氏与谱牒文化展”同步举行,以姓氏、祖先崇拜、谱牒、闽台谱牒等角度,展现闽台姓氏与谱牒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意义,免费向市民开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