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坐落于泉州西湖之畔,清源山脚下。博物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接待的数以万计的游客,除馆内的讲解员外,还需社会各界有素质有爱心的人为闽台缘的讲解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由此,由博物馆发起并由华侨大学最早组织,后泉州师範学院等院校共同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志愿者们奉献自己的课余时间,为游客们提供志愿讲解等服务,让游客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件展品的内涵所在,用心体会到闽、台两地同宗同源,不可分割的历史关係。同时也反应各界人们对台湾早日回归的殷切期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志愿者团队
- 外文名:Fujian and Taiwan of China margin museum volunteer team
- 组织单位:华侨大学,泉州师範学院等院校
- 团队宗旨:热心,坚持,奉献
- 知名志愿者:蔡江池 廖丽红 苏锦栋 姜春雨
- 成立时间:2008年10月
- 总负责人:陈秀强
博物馆简介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福建与台湾历史关係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二楼为我馆基本陈列《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3466平方米,展线长达1000米。陈列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通过七个部分、二十一个单元、八十七个组合,以殷实的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用举证的方式和对比的方法,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科学、真实、直观、生动的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採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 红白相间的特色工艺,整座宏伟的建筑浑然天成。展示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建筑特色。还设有“乡土闽台”专题馆(馆内三楼展厅),展示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係。2009年2月25日由江泽民题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名。
志愿者团队
博物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一百八十二万人,其中台湾同胞十三万多人(2009年数据)。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作用,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也为广大热心于博物馆和社会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一个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平台。志愿者团队的出现顺应了这一趋势,在博物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志愿者团队的相关工作由馆内人力资源部的陈秀强老师负责,志愿者的纳新工作一年一次。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团队逐渐发展壮大,不仅是在志愿者数量上,更体现在志愿者的工作能力上。首先,在讲解服务上,志愿者们为观众提供参观讲解服务,努力提高游客们的参观质量。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历史文化、仪表大方得体。其次,在导览服务上,为观众提供参观谘询引导服务,协助疏导观众、维护展陈、藏品和观众安全。服务热情细緻、工作认真负责。最后,在环保服务中,维护博物馆广场及周边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协助保持广场卫生整洁,责任心强。志愿者们力求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讲解员们的热情,在愉悦的心情下参观完博物馆。
团队间的活动
志愿者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侨大学和泉州师範学院,为促进志愿者们的感情及提升为博物馆志愿服务时的质量,华侨大学和泉州师院的同学们会举行一些相关的交流会等活动。如2013年11月由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团委主办的“情系闽台缘”华侨大学与泉州师範学院闽台缘志愿讲解员交流会在经管楼成功举行。经济与金融学院辅导员严雪,校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黄翠婷,及两校的新老志愿者们参加此次交流会。交流会上,严雪就自身多年的志愿讲解经历分享了作为一名优秀讲解员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素养——坚持。随后,黄翠婷对新一批志愿讲解员的加入表示欢迎并对他们寄予了殷切期望。在交流会上同学们玩了“你讲我猜”、“歌词接龙”、“定向越野”等游戏。华侨大学与泉州师範学院闽台缘志愿讲解员交流会的举办,对于促进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共同发展,调动了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华侨大学与泉州师院志愿者交流会

2014年4月8日,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展在闽台缘博物馆全面开 展,志愿者们不仅协助展前的布展工作,而且于当日星云大师莅临闽台缘博物馆时,维持现场秩序并全程陪同。
5月19日誌愿者们现场体验了提线 木偶的表演,感受提线木偶的魅力。并参加25日由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提线木偶专题讲座,在交流中学习。
优秀志愿者风采
在志愿讲解的服务中,先后出现表现突出的优秀志愿者。一方面,为了每年新加入的志愿者能更好的提供讲解服务,几位“元老级别”的志愿者们一起交流讨论编写相关的讲解词,让志愿者熟悉馆内展品的同时也让对此感兴趣,并有强烈求知慾的游客们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泉州信息学院09届的蔡江池志愿者在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00个小时,不遗余力的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华侨大学09届的严雪同样致力于志愿讲解工作,在大学毕业留校后任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辅导员,并在2013年11月举办的交流会上向志愿者们传授经验,交流心得。有很多志愿者在大学期间加入这个团队,但这份志愿工作并没有随着毕业而停止,在闲暇时间仍然会到馆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优秀志愿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为之付出。
志愿者在进行讲解

志愿者奖励
志愿服务贵在坚持, 而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在这份工作中坚持下来,并在不断进步的志愿者在为游客提供讲解的同时,自己也收穫的宝贵的经验和人生财富。馆里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午餐,整洁的休息室。每年值班讲解时间超过50个小时的志愿者可以得到馆里颁发的证书,那不是一张简单的证书,凝聚着志愿者难能可贵的坚持和精力。在每年年终博物馆会举行志愿者年会,年会上为志愿者颁发证书,带领志愿者游古城泉州等活动。表现积极优秀的志愿者们有到厦门或其他邻近地区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些不仅可以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更是对志愿者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重视。
未来的期望
这个志愿团队要不断发展,提升讲解服务质量,每年的志愿者纳新工作不可小视,现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希望加入到这个团队中,体验大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宝贵经验。在此欢迎各位有兴趣并且想在团队中锻鍊自己提升自己的同学加入这个服务队,在这舞台上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