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

(2020-08-14 23:18:43) 百科

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贫困化伴是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恶化的趋势。

无产阶级贫困化伴是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恶化的趋势。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扩大的过程,又是无产阶级经济地位和状况趋于恶化的过程。马克思依据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同所引起的无产阶级贫困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繫,指出:“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最后,使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这一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係的对抗性质。为数极少的资本家占有大量社会财富,而大量的劳动者却挣扎在贫困线上。1980年美国拥有百万富翁57万人,1984年增为83.3万人,到1986年已达百万。美国亿万富翁的人数也在增加,1985年私人财产超过10亿美元的有17人,1986年增为26人。与此同时,按美国官方公布的材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在分析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时,运用了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个範畴。根据19世纪80年代之后30年中德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列宁指出,在这一时期,“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简直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窑阁楼。”(《列宁全集》第18卷第430页)但是,列宁并不认为,在任何时期,工人阶级的状况都在绝对恶化。他说,“我同样认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众的穷苦和贫困’是十分必要的。我不主张说穷苦和贫困的绝对增长”(同上书第6卷第212页)。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根本否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谬论,列宁又指出:“危机和工业停滞时期又使小生产者更加陷于破产,使僱佣劳动更加依附资本,并更加迅速地引起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对恶化,而有时是绝对恶化。”(同上书第36卷第78页)所谓相对贫困化是指工人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相对下降的趋势。与考茨基不同,列宁虽然运用了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这两个範畴,但并不认为它们是两个规律。对无产阶级贫困化特别是绝对贫困化问题,国内外学者尚存在不同的理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