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民勤六中

(2020-06-20 10:21:43) 百科
民勤六中

民勤六中

民勤县第六中学简称民勤六中,学校坐落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是一所初级中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民勤六中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
  • 种类:初级中学
  • 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

教学成绩

1999年,民勤六中借全县教育布局大调整的东风应运而生。不到十年的时间,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4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拥有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余人,教职员工130多人的县属独立国中。学校历史虽短,成绩不菲。2002年被评为“市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县委、政府树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几年,学校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评为“文明单位”、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团委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团组织”。2005年被评为“武威市市级示範性国中”;2006年被树为“武威市交通安全示学校”。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被称为全县国中教育的“领头雁”。

办学经验

学校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党的各项教育良策和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创造了条件,指明了道路;是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全体师生的苦教勤学,推动了发展,铸造了品牌。总结十年的发展历程,该校在四个方面成绩突出,特色鲜明。
精构课堂 教研教改出名师
建立健全制度,构建教研体系。学校领导以全新的眼光,抢抓机遇,瞄準新课程改革,坚持走“教研兴校,人才强校”之路。为了保障教研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陆续建立和完善了《民勤六中校本教研製度》、《教研活动管理办法》、《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以制度规範行为,不断最佳化内部管理机制,学校从六个方面构建起具有自我特色的教研体系。即:一个中心(以教研教改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自我素质、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的提高),四种方式(培训学习、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题引领),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教学相结合、方法与实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六级网路 (校长—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研究组—备课组—教师)。
抓好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为了全力打造一支课改骨干队伍,学校适时制定出“从培训入手,自学习抓起,在教研上落脚,在课堂上见效”的培训学习机制;採取“走出去、请进来,广借他山之石,细琢自家之玉”的培训办法;利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个人自学、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理念,创新教法。通过培训学习,教研风气日益浓厚,一批批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学校的教研骨干。到目前为止,学校有高级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余人。
搞好教研活动,构建新型课堂。学校立足课堂抓教研,立足教研求创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不断丰富教研的内容与形式,坚持开展示範课、观摩课、优质课、老中青教师的帮带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后小记、教学论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带动该校教师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勇于接受课堂学习新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和谐、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
依据学校特点,打造教育名师。学校年轻,教师年青是该校的一大特点。基于这一特点,该校启动名师工程。学校不仅给教师创造学习的环境,而且还给他们创造锻鍊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在一些教学骨干的带领下,学校涌现出了许多课改能手。在逐年的省、市、县级课堂评优活动中,该校有4人获省级一、二等奖,11人获市一、二等奖,有30多人获县级一、二、三等奖;在各级评优树先中,该校有4位教师获得国家园丁奖,有20多位教师获省市县奖励,有1位教师获得县政府颁发的“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优育学子 学科竞赛创名牌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服务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新课理念的指引下,该校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实现多样化的教育;以兴趣为诱导,开足开全各门课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了质量的提升。建校以来,该校初三毕业会考高中升学率、前200名人数均居全县前列,2008年全县初三毕业会考中,该校景奎同学以总分762的成绩居全县榜首。特别是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该校有208人获奖,其中18人获国家级一等奖,在各类艺术竞赛活动中,有20多名同学获县、市级奖励,有20多名同学被省教育厅、省团委授予“世纪之星”荣誉称号,甘肃电视台曾对该校学科竞赛作了专访报导,学科竞赛已成为民勤六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名牌。
育人育德 德育活动强素质
育人必先育德。几年来,学校坚持德育立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明确目标,制定任务,以“五爱”、“四有”为目标,以爱国主义、笃学精神、文明素质为主题,以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以课堂渗透和开展德育活动为主要形式,实现德育内容规範化。二是构建体系、健全组织,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组成了“党支部—团委—学生会为一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一线,教导处—教研组—课任教师为一线”的“三线”体系,落实了“校长总体管,书记、副校长分层面管,三处主任分线管,年级组长分点管”的“点、线、面、体”管理体系。三是拓展德育阵地,构建德育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将学校德育落到实处。
德育要靠“文治”。学校利用宣传板、橱窗、黑板报、校刊校报,校园网、“校园之声”广播等阵地,打好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仗;又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各科课堂,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学科中的教育因素,共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寄託当代中学生美好的嚮往,弘扬他们奋发向上精神。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勤学、卫生、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感化学生的心灵。
重视活动育人。该校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学校通过晨会、班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每年的入学教育,培养中学生自觉自律意识;通过每年一度的书画展、艺术节,陶冶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生活;通过“双优”竞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意志品质;通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图片展览”、“远离网咖黑手”等专项活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爱惜生命,远离恶习,学会做人;通过“扶老助残”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品格。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美化校园 环境建设显特色
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民勤六中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始终把“环境育人”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努力建设优美育人环境,培育高雅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乐园。为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学校成立以主管政教的副校长为组长的校园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长远规划,并纳入年度计画分步实施,努力做到管理理念现代化、管理措施制度化。我们本着“和谐、温馨、大气、品位”的原则,努力实现“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美好愿望。
学校建筑与设施是校园的骨架,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学校的脸面,校园环境建设就要将浓郁的文化气息渗透在骨子里,张扬在脸面上。该校校园环境建设,面上做到了“四化”,点上抓住了“四块”。面上的“四化”即:整体布局最佳化,校园四季绿化,活动场地硬化,校园环境净化。点上的“四块”,是指校园四个区域的建设。一是校园——赏心悦目的文苑,二是走廊——旷心怡神的彩带,三是教室——启智育人的乐园,四是宿舍——彰显个性的天地。

未来展望

倾尽丹心着芳菲,赢来三春尽朝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民勤六中以教研振兴学校,以优育服务学生,以德育培养人才,以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深钻细研,苦教勤学,为民勤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的民勤六中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开拓创新的进取态势,展示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风格。我们相信,因为立身于重教尚学的民勤大地,因为有乐育桃李的辛勤园丁,未来的六中一定会像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绿洲的天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