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叹赏,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讚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讚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击节叹赏
- 拼音:jī jié tàn shǎng
-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
-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
基本信息
【词目】击节叹赏
【拼音】jī jié tàn shǎng
【英译】clap the hands in applause
【近义词】击节称赏、击节称叹
【基本解释】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讚赏。
详细解释
含义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讚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讚赏。
出处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击节叹赏,来自“击节”与“叹赏”的合用,晋代左思《蜀都赋》有“巴姬弹弦,汉女击节”句。《山堂肆考·卷一百九十六》记载:“宋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胡康侯闻之,击节叹赏。”后来人们用击节叹赏表示对动人音乐或优美文辞的讚叹和欣赏。击节叹赏又称“击节称赏”、“击节称善”,如“(高允)素性好音乐,每至伶人弦歌鼓舞,常击节称善”。(《魏书·高允传》)后也简称“击节”。击节之“节”,原似为敲击小鼓一类的乐器,《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汉女击节”和“执节者歌”,都是击打小鼓而歌唱。现“京韵大鼓”一类的说唱艺术,主唱者仍见保持着边击“书鼓”边说唱的传统。“击节”后也引申为“打拍子”,“节”则作“节奏”讲。余音绕樑似的动人歌喉,让人击节叹赏的感人作品,除了歌声的优美和技术的高超外,关键还在于表演者深厚的艺术修养与作品深邃的艺术内涵。否则,仅有优美的声音,过人的技巧,要使人讚叹而为之击节,还是不行的。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讚赏、
成语资料
解释:节:节拍;赏:讚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讚赏。
举例:他的钢琴演奏如此优美,听的人无不击节叹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讚赏
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赏,不能写作“尝”。
举例:他的钢琴演奏如此优美,听的人无不击节叹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讚赏
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赏,不能写作“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