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谷,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部腹地排湖风景区,排湖介于东经 112°56′-113°49′,北纬30°04′-30°32′之间,在仙桃西南20公里处。北依洛江河,南滨通州河,中有皇河。沿湖有剅河、陈场、通海口、郭河、张沟、胡场、三伏潭7个镇。湖面原有120平方公里,号称百里排湖。排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鱼、莲藕、莲子、藕带等水产品20多万吨,过去养殖以常规鱼为主,随着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名特水产品的养殖在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以匙吻鲟为主导的以及河蟹、黄鳝、黄颡、鳜鱼、虾类、回鱼、龟鳖、泥鳅、青鱼等名优水产品产量达到3万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休闲谷
- 面积:120平方公里
- 号称:百里排湖
- 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部腹地排湖风景区
景区格局
2011年,仙桃市按照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标準,启动“中国休闲谷”建设;2012年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设计;2013年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休闲运动板块和休闲农业板块建设。风景区旅游环线串联起景区内各功能模组,进而形成“中国休闲谷”生态景观大格局。

总体规划
项目背景
1970年,着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碧野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讚美排湖的优秀散文《静静的排湖》。今天,仙桃市委市政府顺应城市发展新定位,满足人民民众新期待,在2011年10月举行的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把仙桃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启动了把排湖建设成为中国休闲谷的战略部署。
1、区位交通
中国休闲谷,位于风景如画的排湖,以仙桃主城区为依託,东邻武汉大都市,西接历史文化名城大荆州,南连三湘大地,位居华夏之中的江汉平原腹地。
中国休闲谷,交通四通八达,半小时车程覆盖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嘉鱼、汉南、蔡甸、汉川九个县市区,人口规模超过800万人,1小时直达1+8城市群,3小时江汉平原全覆盖。318国道、沪蓉高速比肩而过,汉宜铁路一箭之遥,50分钟可抵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华东、华南、华北无障碍对接。
2、规划範围
中国休闲谷,总规划面积10万亩。
核心理念
在仙桃市第八届党代会精神指引下,中国休闲谷以“沔水之阳、欢乐吉祥”为主题,以“建设优美生态环境,创新优质生活方式”为核心理念,重点彰显“沔阳民俗,江汉风情”的文化要素。组织“天鹅展翅”意境的空间结构,规划“玉莲花香”意境的功能布局。
总体定位
中国休闲谷,立足排湖作为历史之湖、文化之湖、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休闲之湖、经济之湖的六个特徵,以国家级5A旅游景区为目标,高举生态、农业、科技的三面红旗,重点发展水产水禽养殖、花卉苗木种植、生态观光农业、科技体验农业、乡村风情旅游、休闲运动旅游、主题娱乐旅游、沔阳古城旅游等八大精品项目,配套完善休闲农业、休闲文化、休闲运动三大综合功能,聚力打造生态景观大格局、市场形象大品牌和休闲农业大产业,致力发展成为湖北休闲农业的精华版、国内休闲文化的新典範和国际休闲运动的目的地。
规划布局
1、空间布局
排湖不仅是天鹅的栖息地,而且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典故的发生地,天鹅是排湖的吉祥鸟。将中国休闲谷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轴两翼三板块”,蕴含着“天鹅展翅、自由翱翔”的意境。
一轴:沿排中河的生态景观走廊
两翼:排中河以北突出生态观光农业主题,排中河以南彰显生态文化休闲主题。
三板块:休闲农业板块、休闲运动板块、休闲文化板块
2、功能分区
为了有效地融合“沔阳民俗,江汉风情”主题文化要素,根据旅游活动的要求,将中国休闲谷界定为“东闹、中闲、西静”的三大分区特徵。
排湖是江汉平原上的水乡田园,荷花、荷叶、莲子和莲藕不仅是排湖的着名特产,而且是排湖典型的风光美景。将中国休闲谷的功能布局规划为“荷花仙子”式的八个功能组团,蕴含着“玉莲花香”的意境。
项目策划
中国休闲谷依託独具特色的水资源,在强化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按照有机生长的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种养加工贸易的生产性休闲农业、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性休闲运动、寓教于乐的享受性休闲文化的规划布局。
1、休闲运动板块
休闲运动板块是中国休闲谷的中心,位于排中河与皇河之间,主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健康运动区、湿地生态区和休闲度假区。
2、休闲农业板块
休闲农业板块由六个组团沿休闲运动板块呈“C”字型布局,以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为主导,以特种水产水禽养殖和特色花卉苗木种植为特色,以趣味科普观光旅游为基调,重点打造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集约农业、科普旅游、休闲度假“六位一体”的休闲农业集群,构建中国休闲谷的产业形象大品牌。
休闲农业板块由花样田园嘉年华组团、故乡里农庄度假组团、科技农业体验组团、特种水产养殖组团、特种水禽养殖组团、生态农业体验组团等六个区域有机融合而成。
花样田园嘉年华组团以排湖水乡风貌为景观大背景,以2万亩特色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为旅游吸引力,以打造排湖风景区主大门景观和旅游氛围为核心目标,构建集新品种引进、新品种栽培、花卉苗木观赏、科普教育培训、趣味农事活动、开心农庄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域,主要布局花卉苗木种植示範基地、花卉苗木科普培训中心、开心农庄体验区、花样田园度假村等项目。
故乡里农庄度假组团以仙桃乡村文化为景观大格局,以状元之乡和体操之乡为核心概念,以水乡文化创意农庄为旅游吸引力,构建集生态环境、景观特色、休闲氛围、旅游体验、民宿旅游和购物消费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域,主要布局状元之乡的亲子教育园地、体操之乡的趣味体育园地、花鼓戏之乡的文化创意农庄、诸葛亮读书台、故乡里酒店、水乡客栈、乐居水岸、趣味拓展运动基地等项目。
科技农业体验组团以江汉平原的农耕文化为景观主轴线,以农业工具、农耕技术、生产方式的进步为历史线索,以科技农业体验为旅游吸引力,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设备,构建集田园观光、农事娱乐、农活体验、科技普及、农产品游赏採摘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域,主要布局高新科技农业示範园、诸葛亮躬耕园、陈友谅兵营农场、名特瓜果蔬菜园、趣味农事娱乐园、田园佳肴品鲜园、茶寮农庄、仙桃农耕文化博览馆、生态汽车营地等项目。
特种水产养殖组团利用原有鱼池、水塘和湿地,营造以江汉平原淡水湖泊为景观本底值的次生态湖泊,建立规模化、高技术含量、高价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聚力打造国家级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依託养殖基地特色,实施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化,二是特色水产养殖生态化,三是珍稀水产养殖科学化,四是特色精品水产养殖现代化。在发展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上,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水产养殖的休闲场所和娱乐活动。主要布局甲鱼、黄鳝、小龙虾、大闸蟹、鱼类等仙桃特色水产品养殖业基地,国际垂钓比赛区、茶寮水寨区、船屋度假区、水上娱乐活动区、水产科研与交易信息中心、具有水产科技展览和登高观光功能的碧天阁等项目。
特种水禽养殖组团以排湖作为长江与汉江蓄洪区的历史为景观主旋律,保护性修复部分湖泊湿地,形成原生态的湖泊景观;实验性保留部分湖泊湿地,形成次生态的湖泊景观;经营性开发部分湖泊湿地,形成新生态的湖泊景观。在发展集约化水禽养殖业的基础上,为留鸟和候鸟营造栖息地,为旅游者提供观鸟、赏鸟、亲鸟、爱鸟的生态乐园。主要布局珍稀水禽观赏区、经济水禽养殖区、水禽科技养殖示範区等项目。
生态农业体验组团以仙桃排湖地区水乡田园为景观大基调,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最佳化农业结构,建立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满足生产性功能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主要布局高新农业育种基地、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园、生态农业培训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体验园等项目。
3、休闲文化板块
休闲文化板块位于休闲运动板块的东侧,排中河以南、郭麻公路两侧,以湖泊景观和生态绿地为背景,由欢乐天地游乐区、沔阳古城风情区、游客服务中心三个区域组成。
欢乐天地游乐区主要由欢乐天地主题乐园、七彩梦幻嬉水公园、天鹅湖有机融合而成。规划占地1500亩,通过引进具有投资实力和营运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建设金矿镇、矿山车、过山车、海盗船、大摆锤、太空梭、太空遨游、数字影院、演艺剧场等娱乐项目的主题乐园,以及布局漂流河、冲浪池、水滑梯等项目的七彩梦幻嬉水乐园,为旅游者提供动感、时尚、惊险、刺激、精彩的欢乐体验。
沔阳古城风情区位于排中河以南,郭麻公路以东,规划占地约500亩,以明清时期的沔阳古城风貌为蓝本,打造“江汉风情、沔阳文化”的複合型民俗商业街和文化体验秀,主要布局三街四巷、七馆八堂、九铺十二坊、石板街道和魁星楼,徽派建筑错落有致,让游客在古街古巷中体验民俗风情。抢救性地展示如皮影、硪歌、花鼓戏及贝雕丝绣雕花剪纸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传统文化氛围发展民宿旅游,经营风味美食和土特产品,成为旅游者寻找和体验仙桃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民俗之风的精神领地。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沔阳古城组团以南,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与沔阳古城组团融为一体,主要布局游客集散中心、规划展览馆、休闲农业数字图书馆、生态停车场、特色汽车营地等项目。为了统筹协调中国休闲谷的建设和发展,把排湖风景区管委会规划在游客服务中心组团之中。
交通组织
1、外联交通门户
东部、西部形成两个区域门户,是进入中国休闲谷的主要出入口。东部交通门户:通过袁排公路与仙桃主城区对接,通过郭麻公路北与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对接,南与仙监公路及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对接。西部交通门户:通过三伏潭-剅河-陈场镇的公路北与汉宜高速和318国道对接,南与随岳高速对接。从而,实现半小时800万客源圈(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嘉鱼、汉南、蔡甸、汉川),1小时武汉大都市,2小时1+8城市群,3小时江汉平原全覆盖。
2、内部交通
按照“环状带动,骨架衔接”的交通规划思想,以丽花丝宝休闲运动板块为中心,规划两条环状旅游动线,组织运营线,梳理生态线,从而串连三大板块的八大功能组团,带动组团之间的功能叠加和运营联动,组团内部规划系统的骨架,对功能模组进行串联,与环路进行有效衔接,形成水上、陆上的内外环路交通体系。
3、特色交通
充分利用原有水系(排中河、排北河、皇河),疏通相关水渠,形成湖渠畅通、船移景变、水乡风情的发达水网交通、丰富水系景观;在各组团重要景点设定游船码头,形成滨水绿道系统和水上游船系统的“蓝脉绿网”特色景观交通体系,实现水陆联网、快慢结合,把中国休闲谷建设成为国家级5A旅游景区绿道系统的典範。
生态环保
建筑高度总体以中低层为主,创造中国休闲谷碧波蕩漾和趣味横生的整体空间意向,体现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以人为本的尊重。各功能区以湖泊水体为中心,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中国休闲谷的开发建设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打造低碳社会和循环经济。以五湖四渠(天鹅湖、明月湖、香莲湖、碧天湖、雁鸣湖;排北河、排中河、排南河、皇河)为基本生态景观格局,通过设计“四站”——气象观测站、污水处理站、生物垃圾处理站、太阳能电站,从节水排污、水土保持、人工湿地、热回收利用、绿色运用、太阳能发电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风景区建设新模式。
开发节奏
中国休闲谷遵循整体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期间为2012-2030年,分为三期。
战略启动期(2012-2013),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设计,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加快休闲运动板块和休闲农业板块的建设,着力打造中国休闲谷的生态景观大格局。
战略建设期(2014-2016),启动休闲文化版块的投资建设,构筑现代观光农业、文化休闲旅游、运动休闲度假的产品体系,着力打造中国休闲谷的市场形象大品牌。
战略成熟期(2017-2030),完善文化休闲版块的功能结构,强化休闲农业版块、休闲运动版块和休闲文化版块的集群效应,提升三大板块的核心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中国休闲谷的休闲旅游大产业。
社会效益
中国休闲谷规划整体投资30亿元,全部建成投入营运后,每年将创造亿元以上的税收,直接提供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休闲农业将引领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休闲运动将大幅度地提升仙桃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休闲文化将开创中部地区旅游的新目的地。休闲农业、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三大板块联动将通过产业价值链引爆周边八镇和仙桃主城区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从而加快仙桃打造武汉西翼中心城市的战略步伐,在湖北战略崛起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