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意守

(2020-08-01 23:24:21) 百科

意守

意守是现代气功常用术语。意,指意识、意念或精神。守,指集中和保持住。意守通常是指气功锻鍊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意守,可以帮助排除杂念,实现“一念代万念”,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体察身体各方面的感觉与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以取得更好的练功效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意守

主要作用

注意虽然在意守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注意在心理活动中毕竟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在意守中伴随和帮助完成其它各种过程的心理特徵。当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意守对象上后,并不是意守的结束。练功人利用感觉、知觉进一步仔细地体察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时机体内部感觉、知觉处于敏锐状态。而练功人在意守中採用意守某些事务法时,利用的是想像手段。在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时所进行的自我调整过程,如以意领气,意气相随等,又多有自我暗示手段的参与。
总之,气功锻鍊中的意守,即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意守在古代称为调心、凝神、存神等,并认为“养气在于存神”,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从现代心理学来分析,意守的过程不仅是与注意、感觉、知觉、想像、暗示等心理过程有密切关係,而且意守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性的自我心理调整过程。这种认识既可指导练功,提高意守锻鍊的效率,同时,气功实践中对意守的认识和运用,也将为心理学的研究提出新课题,增添新内容。它是指气功锻鍊中,在身心较为安静的基础上,将意念守在身体某一部位。

操作方法

意守是一个包括注意、感觉、知觉、想像、思维、暗示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过程。
意守要求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这种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心理学称之为注意。注意有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之分。外部注意是指向周围事物现象的注意,而意守方法中有意守外景法、意守某些事务法。内部注意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意守方法中则有意守身体部位法。注意还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而意守时的意念有杂念(妄念)与正念之分。其中,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期目的、并经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有意注意所集中的对象是由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而确定的。要使意识集中在这样的对象上,就必须有维持注意的意志努力。而意守中的正念则是诱导意识达到和维持在入静状态的目的性明确的主动意念。

历史记载

意守一词,是从古代气功中的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持想守一(支谦译的《法律三昧经》)、守一存真(《抱朴子。内篇·地真》),一心内守(《日用经》),守一处和(朱熹《调息鹹》),追念守中(《保生秘要》)等语发展形成的。意,是指心念之动而未形于。外者,是思想活动,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即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或谓“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高攀龙《高于遗书》卷二)。在临床实践中,人体可意守的範围是很广泛的,运用得当,都有治病效果。正如《保生秘要》上说:“崑仑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其一,皆可起病。”被意守的部位中,用得最多的是下丹田,意守下丹田在古代气功中,称为“凝神入气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