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肠痈汤

(2020-04-11 04:34:44) 百科

肠痈汤

肠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具有活血化瘀,排脓散结之功效。主治肠痈,脓成脉数,不可下。

基本介绍

  • 别名:牡丹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 功用:活血化瘀,排脓散结
  •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 主治:肠痈,脓成脉数,不可下

组成

牡丹、甘草、败酱、生姜、茯苓各二两,薏苡仁、桔梗、麦门冬各三两,丹参、芍药各四两,生地黄五两。

用法

上呋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次服,每日三次。

功用

活血化瘀,排脓散结。

主治

肠痈,脓成脉数,不可下。

方义

本方即大黄牡丹汤去大黄、芒硝,加薏苡仁而成。方用薏苡仁祛湿而消滞,破毒肿而利肠胃,清热消痈;冬瓜仁清热排脓,《日华子本草》谓其可“清热毒痈肿”、《本草图经》称其“解积热,利火、小肠”;桃仁、丹皮活血凉血,祛瘀排脓。

附注

附方1肠痈汤
组成:薏苡仁一升,牡丹皮三两,桃仁三两,冬瓜仁一升。
功用:排脓解毒。
主治:肠痈。
出处:《医心方》
附方2肠痈汤
组成:败酱草15g,金银花15g,冬瓜子10g,蒲公英15g,粉丹皮10g,生苡仁15g,京赤芍10g,枳壳10g,桃仁6g,连翘10g,大黄6g(后下),甘草6g。
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主治:阑尾周围脓肿。中医辨证为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出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