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早期越国青铜兵器。剑由剑身、剑格、剑柄和剑首四部分合成。喇叭状剑首,柄上有两道箍,其上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勾连云纹。在剑格的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极富美感的空心鸟篆铭文:“王 (越)王 (越)者旨于赐”。剑身通长54.5,宽3.5至4.6厘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越王者旨于赐剑
- 年代:战国早期
- 尺寸:长54.5,宽3.5至4.6厘米
- 出土:西圈墓地的三号墓
- 收藏:安徽省寿县博物馆
越王者旨于赐剑
越王者旨于赐系越王勾践之子,即是文献中所记载的鼠石 与。在位六年(公元前464年至公元前459年)。
此剑出土于西圈墓地的三号墓,安徽省寿县博物馆收藏。
越王者旨于赐剑的发现,为研究越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对江淮间历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先进的铸造青铜兵器技术,是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