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主编恩泽在马斯洛着作《人性能达的境界》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採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相信《实现人生价值》一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进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书目录
导论
前言
第一章探索生命的需要
作为个体化整体性的人
正确对待人的生存欲望
同原动力塑造不同欲望
作为渠道的生命意欲行为
人总是在希望着什幺
生存需要安排表的荒谬之处
人类动机生活分类的基础
动机需要的核心问题
影响有机体动机的因素
人生存所需的特殊能力
如何理解超动机的表现性行为
关注动机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现实对本我冲动的影响
发展人性向上的基本需要
人只有靠麵包活着吗
创建有序生命需要的秘诀
必须服从的生存需要规律
增强自信的生存需要途径
塑造独特个人的方法
生存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
导致生命“智力营养缺乏症”的因素
较高级的审美生存需要
生存基本需要的特点
生存需要的文化特性
行为的多种动机
促进需要的充分潜力
达到生命目的的生存手段
人的平衡挫折与病理状态
满足是需要产生的附带现象
生存方式和基本需要的满足
需要的满足和性格的形成
需要满足和生命健康
生命心理治疗的动力因素
决定需要的挫折因素
满足需要引起的病态人格
基本需要的满足现象
生存长期缺失基本满足的特徵
成长需要与基本需要的差异
需要的爱和非需要的爱
对生命本能理论的重新考察
生命存在本能的基本需要
判断需要类似本能的标準
认同有机体自身的价值等级
如何完善自身的人性
战胜致病挫折的途径
客观解决威胁生存的冲突
生存威胁的本质特徵
威胁对自我实现的妨碍
个人生命成长的一种失败
脱离医学模式的生命激进运动
人怎样向丰满人性成长
抵制神经症的“特效药”
防御逃避畏惧的方式
破坏性不是生命的本能决定
如何把握正确的生活原则
自我创造的人生价值
活着是否值得
真正的工作是值得崇拜的
第二章创造人性的境界
人最终能变成什幺样子
人生要有热忱追求的事业
倾听生命内在冲动的呼唤
从永恆的方向理解人的追求
破除自我认识的防御机制
自我实现者的生活哲学
超越自私的协同生存準则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之源
积极培养整合的创造力
创造性人物的重要性
培养随机应变创造力的方法
预防工作中紧张的缓解机制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艺术
解除爱情关係中的防卫性
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
爱情意味着分享责任与需要
培养对他人个性的接受能力
爱情的终极体验是什幺
生命的分离与人的个性建立
健康人的更高人生趣味
优美心灵管理的“异途”
第三章实现自我的价值
启发人生的超然理念
更加有效地洞察现实的能力
改变接受自然产物的能力
自我实现者的道德準则
以问题为中心的突破口
超然独立生活的行为準则
人生自我实现依靠的手段
欣赏存在价值的时时常新
神秘的美好幸福体验
人类社会感情的风範
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係
培养民主性格的方式
如何把握现实生活的善与恶
自我实现型幽默的教育形式
自我实现型创造力的形式
在缺陷的文化中做一个健康人
自我实现者的缺陷
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
自我实现者整合二歧的原则
第四章体验人生的幸福
避免存在认知危险的策略
永远快乐生活的秘密
联繫沉思与活动的途径
探索高峰体验的形式
人性能达的最高高度
自我实现者的性格特徵
客观生存的有效性问题
高峰体验时的同一性问题
还生存个体以本来面目
前言
第一章探索生命的需要
作为个体化整体性的人
正确对待人的生存欲望
同原动力塑造不同欲望
作为渠道的生命意欲行为
人总是在希望着什幺
生存需要安排表的荒谬之处
人类动机生活分类的基础
动机需要的核心问题
影响有机体动机的因素
人生存所需的特殊能力
如何理解超动机的表现性行为
关注动机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现实对本我冲动的影响
发展人性向上的基本需要
人只有靠麵包活着吗
创建有序生命需要的秘诀
必须服从的生存需要规律
增强自信的生存需要途径
塑造独特个人的方法
生存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
导致生命“智力营养缺乏症”的因素
较高级的审美生存需要
生存基本需要的特点
生存需要的文化特性
行为的多种动机
促进需要的充分潜力
达到生命目的的生存手段
人的平衡挫折与病理状态
满足是需要产生的附带现象
生存方式和基本需要的满足
需要的满足和性格的形成
需要满足和生命健康
生命心理治疗的动力因素
决定需要的挫折因素
满足需要引起的病态人格
基本需要的满足现象
生存长期缺失基本满足的特徵
成长需要与基本需要的差异
需要的爱和非需要的爱
对生命本能理论的重新考察
生命存在本能的基本需要
判断需要类似本能的标準
认同有机体自身的价值等级
如何完善自身的人性
战胜致病挫折的途径
客观解决威胁生存的冲突
生存威胁的本质特徵
威胁对自我实现的妨碍
个人生命成长的一种失败
脱离医学模式的生命激进运动
人怎样向丰满人性成长
抵制神经症的“特效药”
防御逃避畏惧的方式
破坏性不是生命的本能决定
如何把握正确的生活原则
自我创造的人生价值
活着是否值得
真正的工作是值得崇拜的
第二章创造人性的境界
人最终能变成什幺样子
人生要有热忱追求的事业
倾听生命内在冲动的呼唤
从永恆的方向理解人的追求
破除自我认识的防御机制
自我实现者的生活哲学
超越自私的协同生存準则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之源
积极培养整合的创造力
创造性人物的重要性
培养随机应变创造力的方法
预防工作中紧张的缓解机制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艺术
解除爱情关係中的防卫性
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
爱情意味着分享责任与需要
培养对他人个性的接受能力
爱情的终极体验是什幺
生命的分离与人的个性建立
健康人的更高人生趣味
优美心灵管理的“异途”
第三章实现自我的价值
启发人生的超然理念
更加有效地洞察现实的能力
改变接受自然产物的能力
自我实现者的道德準则
以问题为中心的突破口
超然独立生活的行为準则
人生自我实现依靠的手段
欣赏存在价值的时时常新
神秘的美好幸福体验
人类社会感情的风範
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係
培养民主性格的方式
如何把握现实生活的善与恶
自我实现型幽默的教育形式
自我实现型创造力的形式
在缺陷的文化中做一个健康人
自我实现者的缺陷
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
自我实现者整合二歧的原则
第四章体验人生的幸福
避免存在认知危险的策略
永远快乐生活的秘密
联繫沉思与活动的途径
探索高峰体验的形式
人性能达的最高高度
自我实现者的性格特徵
客观生存的有效性问题
高峰体验时的同一性问题
还生存个体以本来面目
序言
自我实现的定义,马斯洛解释为:“有这样一种人,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服务的使命感。”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包括三个重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需要层次论”,第二个层次是“自我实现论”,第三个层次是“高峰体验论”。
“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理论中是一个独到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对美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等七大基本生存需要。他认为这是驱使人类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而且是心理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是人类真正的内在本质,但却很脆弱,很容易被扭曲,往往被不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所征服。马斯洛说:“这些需要不是丑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
“自我实现论”是一种高层次的基本需要,马斯洛举例说:“音乐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都需要尽其所能,否则他就徒有虚名,这一需要才称为‘自我实现需要’。”这说明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徵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马斯洛把他研究的杰出人物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一些的人身上。它往往被视为事物的终极状态,被视为远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活跃于一生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演变。 马斯洛将心理学研究集中在自我实现者身上,通过大量问卷调查、访谈研究、案例分析,他蒐集到了有关自我实现者的经验描述,阐明了自我实现者的本质、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徵、自我实现与创造力的关係、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等,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差不多,他说:“自我实现意昧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旨在通过积极健康的人格研究,刻画出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人们提供通向最高境界的合理而有效的价值引导方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意味着自我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是指没有心理问题、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倾向。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最好的範例,是“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的代表。自我实现的研究不仅是健康人格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有关人性潜能的研究,塑造丰满的人性,达到人性潜能所能达到的美好境界。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既是一种“存在”,是少数自我已经达到的人性潜能丰满实现的状态,又是一种“形成”,是大多数人根据基本需要的阶梯向完美人性迈进的过程。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他获得了有关自我实现者人格特点的经验描述,阐明了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并进一步考察了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的关係,指出创造力是人格成熟即自我实现的副产品。
关于人的潜力与创造力,马斯洛写了《约拿情结》一文对此很有启发。他认为,大多数的人都可能比实际中的自己更伟大,因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潜力,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人们不仅惧怕自己身上最坏的东西,同时也惧怕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前者往往能够克服,后者却往往出现逃避,约拿情结就是造成逃避的主要根源。对此,马斯洛告诫说:“假如你有意想使自己低就。不向更高层次奋斗,逃避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那幺我要警告你,你的余生将会非常痛苦。”
“高峰体验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最高层次需要。他说:“高峰体验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令人心蕩神游、出神入化的体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瞬间,是人最美好时刻的一种体验。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终极体验,也就是说,它是人生体验之极致。人生一世,如果没有高峰体验是令人遗憾的。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的时刻,生活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是指自我实现者的一种幸福感受,并非任何关于真正卓越、真正完善的体验、任何趋向完美主义或趋向完美价值的体验,都配称得上高峰体验,因此,高峰体验往往是有结果的,是进入一种领悟状态,认识到什幺是“应该追求的”。以一种不需要渴望也不必紧张的方式就能达到。
高峰体验论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自我实现论的延伸与拓展。也是马斯洛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高峰体验的研究,马斯洛的心理学实现了由人本主义向超个人心理学的转变。
今天,我们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潮时期,温饱等基本生存需要已获得了解决,我们每一个人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成功,追求幸福生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权利。那幺,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中也许可以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新途径。
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说是自我实现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徵。自我实现的状态,是我们潜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要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潜力和发挥创造力,就必须适应我们的基本需要,促使我们向自我实现的方向不断发展。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大多是以笔记、谈话、演讲的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本人在马斯洛着作《人性能达的境界》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採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当然,马斯洛的整个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书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如有不正之处,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进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服务的使命感。”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包括三个重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需要层次论”,第二个层次是“自我实现论”,第三个层次是“高峰体验论”。
“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理论中是一个独到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对美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等七大基本生存需要。他认为这是驱使人类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而且是心理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是人类真正的内在本质,但却很脆弱,很容易被扭曲,往往被不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所征服。马斯洛说:“这些需要不是丑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
“自我实现论”是一种高层次的基本需要,马斯洛举例说:“音乐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都需要尽其所能,否则他就徒有虚名,这一需要才称为‘自我实现需要’。”这说明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徵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马斯洛把他研究的杰出人物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一些的人身上。它往往被视为事物的终极状态,被视为远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活跃于一生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演变。 马斯洛将心理学研究集中在自我实现者身上,通过大量问卷调查、访谈研究、案例分析,他蒐集到了有关自我实现者的经验描述,阐明了自我实现者的本质、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徵、自我实现与创造力的关係、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等,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差不多,他说:“自我实现意昧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旨在通过积极健康的人格研究,刻画出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人们提供通向最高境界的合理而有效的价值引导方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意味着自我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是指没有心理问题、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倾向。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最好的範例,是“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的代表。自我实现的研究不仅是健康人格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有关人性潜能的研究,塑造丰满的人性,达到人性潜能所能达到的美好境界。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既是一种“存在”,是少数自我已经达到的人性潜能丰满实现的状态,又是一种“形成”,是大多数人根据基本需要的阶梯向完美人性迈进的过程。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他获得了有关自我实现者人格特点的经验描述,阐明了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并进一步考察了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的关係,指出创造力是人格成熟即自我实现的副产品。
关于人的潜力与创造力,马斯洛写了《约拿情结》一文对此很有启发。他认为,大多数的人都可能比实际中的自己更伟大,因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潜力,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人们不仅惧怕自己身上最坏的东西,同时也惧怕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前者往往能够克服,后者却往往出现逃避,约拿情结就是造成逃避的主要根源。对此,马斯洛告诫说:“假如你有意想使自己低就。不向更高层次奋斗,逃避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那幺我要警告你,你的余生将会非常痛苦。”
“高峰体验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最高层次需要。他说:“高峰体验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令人心蕩神游、出神入化的体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瞬间,是人最美好时刻的一种体验。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终极体验,也就是说,它是人生体验之极致。人生一世,如果没有高峰体验是令人遗憾的。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的时刻,生活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是指自我实现者的一种幸福感受,并非任何关于真正卓越、真正完善的体验、任何趋向完美主义或趋向完美价值的体验,都配称得上高峰体验,因此,高峰体验往往是有结果的,是进入一种领悟状态,认识到什幺是“应该追求的”。以一种不需要渴望也不必紧张的方式就能达到。
高峰体验论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自我实现论的延伸与拓展。也是马斯洛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高峰体验的研究,马斯洛的心理学实现了由人本主义向超个人心理学的转变。
今天,我们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潮时期,温饱等基本生存需要已获得了解决,我们每一个人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成功,追求幸福生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权利。那幺,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中也许可以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新途径。
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说是自我实现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徵。自我实现的状态,是我们潜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要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潜力和发挥创造力,就必须适应我们的基本需要,促使我们向自我实现的方向不断发展。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大多是以笔记、谈话、演讲的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本人在马斯洛着作《人性能达的境界》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採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当然,马斯洛的整个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书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如有不正之处,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进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