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2020-06-30 05:32:15) 百科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是太原市人民政府2008年9月26日发布的意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 类型:意见
  • 发布机构:太原市人民政府
  • 文号:并政发37号

法规颁布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文化体育
并政发37号

法规内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委九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晋阳文化、塑造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关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任务分解
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一)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协调全面工作;负责《太原市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上报工作。
(二)市新闻中心:负责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路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
(三)市规划局:负责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专家沟通;会同市文物局编写《太原市政府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组织编制《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普查工作;配合市文物局、市文广局完成《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的编写;配合文广集团完成《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视片》的製作。
(四)市文物局:负责与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专家沟通,市区文物古蹟的普查工作,负责相关的基础资料的準备工作,包括太原市的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太原市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拍摄、收集、整理、製作《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中太原市概况、历史沿革、物质文化遗产等部分;会同市规划局进行申报请示的编写及相关规划的编制。
(五)市文广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製作《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州名人等部分;配合市规划局进行申报材料的编写及相关规划的编制。
(六)市文广集团:负责拍摄、编辑、製作《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视片》。
(七)市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工作,具体包括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等的普查费用,规划编制费用,组织专家评审费用,专家组谘询费用,图集资料製作费用,影视片製作费用、宣传费用及上报国务院费用等。
(八)市经委:负责市区範围内工业遗产的普查工作,提供全市工业遗产的分布、年代、用途、历史沿革、现状情况等详细资讯(图片、文字),并制定相关的保护利用计画。
(九)市商务局:负责市区範围内各老字号的调查、资料收集汇总工作(图片、文字),并制定相关的保护利用计画。
(十)市教育局:负责市区範围内优秀近现代教育建筑的调查、资料收集汇总工作(图片、文字),并制定相关的保护利用计画。
(十一)市园林局:负责市区範围内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收集汇总工作(图片、文字),并制定相关的保护计画。
(十二)市民政局:负责提供市行政区划演变资料,提供市区老地名相关历史资料。
(十三)市地方志办:负责提供太原概况、历史沿革、名人秩事、民俗文化等相关资料;协助申报办公室进行相关工作。
(十四)市党史研究室:负责提供我市党史发展情况、历史名人、先进事迹等资料。
(十五)市统计局:负责提供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统计资料。
(十六)市档案局:负责提供申报工作所需的各项档案资料。
(十七)市旅游局:针对我市现存的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风景名胜等情况,提出相应的旅游组织规划。
(十八)市房地局:负责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的修复保护中涉及的直管公房的置换工作和属于直管公房的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
(十九)市发改委:负责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修复保护的立项工作。
(二十)市建管委:负责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的修复保护中涉及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十一)市国土局:负责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的修复保护中涉及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十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县(市、区)名镇名村调查、申报工作,本县(市、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名老字号等的修缮保护工作,本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协助申报办公室做好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名老字号、古树名木等的调查核实、上报工作。
四、工作步骤
申报工作从2008年9月开始,到2009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08年9月―12月)
1.成立申报领导组、专家谘询组。
2.〖jp3〗开展文物古蹟、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等的普查工作。
3.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资料。
4.开展《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5.邀请专家谘询组对申报工作、规划编制进行谘询。
6.公布太原市历史建筑名单。
7.向省政府申报太原市历史街区名单,待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8.向省政府申报《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
9.提请省政府向国务院申报《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
(二)第二阶段(2009年1月―9月)
1.编写《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
2.製作《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视片》。
3.邀请国内专家对《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评审,并对申报工作提出谘询意见。
(三)第三阶段(2009年10月―12月)
提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我市申报工作进行考察、审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申报工作水平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切实做好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为保证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组(名单详见附属档案1),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担任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成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谘询组(名单详见附属档案2),聘请建筑、规划、文物、历史、考古等方面的国内知名专家,为申报工作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证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把申报工作的各项费用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相关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设立重点项目引导、奖励资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古镇古村、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
(三)认真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申报名城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部门众多,各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画和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对分解任务实施跟蹤考核。市政府要把申报名城工作作为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政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步调一致,联合行动,形成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强大动力,确保每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申报浓郁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路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和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地宣传介绍文化遗产及保护知识,使保护和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尽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活动氛围。オ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属档案1: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组名单
组 长:张兵生 (市委副书记、市长)
常务副组长:李俊明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范世康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 政 (副市长)
吉久昌 (副市长)
张 波 (市政府秘书长)
成 员:杨继承 (市政府副秘书长)
郭治明 (市规划局局长)
李 钢 (市文物局局长)
孟德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中心主任)
孙 (市发改委主任)
陈向阳 (市经委主任)
孙荣琨 (市建管委主任)
赵喜顺 (市商务局局长)
马兆兴 (市教育局局长)
任德胜 (市民政局局长)
梁争平 (市财政局局长)
张宝玉 (市国土局局长)
张 勇 (市统计局局长)
刘 g (市旅游局局长)
王 忠 (市园林局党组书记)
张双娥 (市房地局局长)
吴国荣 (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
贾立进 (市档案局局长)
王建华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安 捷 (市地方志办主任)
张慧林 (市文广集团总裁)
常 青 (小店区区长)
阴国平 (迎泽区区长)
韦和平 (杏花岭区区长)
白玉明 (尖草坪区区长)
张齐山 (万柏林区区长)
冯 霞 (晋源区区长)
李文清 (古交市市长)
张 强 (清徐县县长)
薛东晓 (阳曲县县长)
张秀武 (娄烦县县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
办公室主任:郭治明(兼)
常务副主任:白树栋(市规划局助理调研员)
副 主 任:刘 军(市文物局副局长)
安俊跃(市文广局副局长)
赵 欣(市文广集团副总裁)
成 员:高 辉(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汪 艳(市规划局副总工,总工办主任)
王建廷(市规划局用地规划处处长)
胡 泊(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李 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郭述平(市文广局社会文化处处长)
办公室设三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郭治明(市规划局局长、市申报领导组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刘 军(市文物局副局长、市申报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
(2)资料影视组
顾 问:王继祖(市政协原副主席)
组 长:芝效林(市规划局原总工)
副组长:安俊跃(市文广局副局长、市申报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
赵 欣(市文广集团副总裁、市申报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
李 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3)规划编制组
组 长:白树栋(市规划局助理调研员、市申报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副组长:高 辉(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附属档案2:太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谘询组名单
周乾峙 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主任
罗哲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王景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古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自煊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黄景略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汪志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光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
李锦生 山西省建设厅总规划师
郭廷儒 山西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
李会智 山西省文物局研究员
宋建忠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