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哈尔滨城市精神

(2020-04-22 20:13:41) 百科
哈尔滨城市精神

哈尔滨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哈尔滨城市精神是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澱、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準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构建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哈尔滨的城市之“魂”和动力之“源”。学习和弘扬哈尔滨城市精神,对加快实现哈尔滨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城市精神
  • 发源地:哈尔滨

主要内涵

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内涵:
开放包容;
时尚活力;
诚信敬业;
和谐奋进。

具体体现

1.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哈尔滨城市精神”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铁路横贯欧亚,四通八达,物流、人流、信息流汇聚流转。松花江穿城而过,哈尔滨又是滨水城市,水气灵秀的象徵。水意味着流动与交流、开放、文化与文明。“开放”就是主动地吐故纳新,主要是指哈尔滨地域上的不闭塞、哈尔滨人思想上的不封闭,以及勇于迎接时代挑战的胆识与勇气。“包容”即豁达通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象徵哈尔滨的文化自信与气魄、哈尔滨人的宽广胸怀与豪迈。开放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容是哈尔滨市城市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开放和包容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开放吸纳包容,包容促进开放。
哈尔滨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情怀。自中东铁路建设以来,这里就成了许多外国移民集聚地,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文明精华。在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己成为国际性商埠,并构成了以欧陆风情为主的城市风格。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与俄罗斯及东北亚等国合作,使哈尔滨成为中国北部的区域经贸中心城市,为哈尔滨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尔滨又是一个大气的城市,20世纪初又容纳了为躲避沙俄暴政而逃亡来哈的俄国侨民和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来哈的犹太人,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创造了哈尔滨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域的人都融汇于此,使哈尔滨具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国度的色彩,使中西、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移民文化为主要特徵的哈尔滨城市文化,并造就其博採众长、兼容并包的城市风格,也培养了哈尔滨人接纳、包容的开放心态以及直爽仗义、心怀宽广的豁达性格。哈尔滨人不排外,对外来人热情、大方,这种思维开放、胸怀大度、兼容并蓄、博採众长的胸襟和气度,使哈尔滨历来不封闭保守,悦纳四面来客,汇聚八方资本,吸引各类人才,宽容多元文化,在“开放包容”中求得共赢共荣。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襟怀,在“南联北开”、沿边开放中大步走向世界。宾朋云集的哈洽会,美轮美奂的冰雪节,中外闻名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国际性盛会,奠定了哈尔滨成为东北亚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近年来,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哈尔滨不仅加大了与省内地区和城市的合作,也扩大了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交流,现已与世界17个国家的2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係,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五大洲的友好城市网路。目前。哈尔滨正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发展、更好更快”的指示精神,以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整合资源,集聚能量,拓展领域,朝着未来的目标奋勇前进。
2.时尚活力
“时尚活力”是哈尔滨城市典型的性格特徵。“时尚”即时代之风尚,指流行在哈尔滨城市中的某种思想和行为习惯,体现的是一种求新、创新的气度;“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哈尔滨城市充满着大气、洋气、灵气和勃勃生机。“时尚活力”装点了哈尔滨的形象,诠释了哈尔滨的时代内涵,并赋予其以国际大都市的非凡魅力和浪漫气息。
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哈尔滨这座城市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时尚和活力。哈尔滨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己经形成了国际商埠和时尚中心,欧洲的流行服装、欧洲式的建筑样式以及电影、戏剧、音乐也很快传入哈尔滨,在中央大街先后有百余家西餐厅。在哈尔滨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啤酒厂、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音乐学院等等,无一不展示着时尚的魅力,散发着时尚的气息,这一切都为这座城市的时尚活力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而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东北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的诞生,标誌着哈尔滨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无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哈尔滨优秀儿女在这里与敌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哈尔滨的解放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仅从物力、人力上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哈尔滨是一座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着名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创造了“三大动力”等国家级名牌企业与产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人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恰逢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哈尔滨正奋发图强、蓄势待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哈尔滨这座年轻而又美丽的城市,一定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3.诚信敬业
“诚信敬业”是哈尔滨城市精神品格和良好形象最突出的体现。“诚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象徵哈尔滨人高尚情操和坦诚胸怀。“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与学业或工作,体现了哈尔滨人对工作和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崇高使命感。“诚信”与“敬业”是职业道德範畴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二者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準则,敬业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支撑。
“诚信敬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关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哈尔滨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和品格特徵。哈尔滨城市的发展轨迹来看,哈尔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哈尔滨人诚信敬业的真实写照。哈尔滨人历来信奉“童叟无欺”、“以诚待人”等诚信理念。在近代黑龙江的开发建设中,哈尔滨工商业的急剧发展和民族资本的不断壮大,充分说明了哈尔滨人的“诚信敬业”。哈尔滨的老字号都有诚信传统。着名民族企业家武百祥创办的“同记商场”、民族企业家张廷阁创办着名的“双合盛制粉厂”都以诚信着称。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讲究诚信、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他们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民的心里浮躁和素质的普遍相对低下导致信用体系建设相对匮乏,信用迷失现象严重。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也使一些人的敬业态度产生偏移,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敬业已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哈尔滨作为地域偏远、气候寒冷、投资成本较高的城市,要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则更加需要弘扬“诚信敬业”精神。因为“诚信敬业”精神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在提高哈尔滨人自身道德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弘扬“诚信敬业”的哈尔滨精神,才能营造一个以信行事、爱岗敬业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就。
4.和谐奋进
“和谐奋进”展示了哈尔滨的发展理念和时代追求。“和谐”含有融洽,和睦、协调之意,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奋进”就是奋勇前进,指处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哈尔滨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精神与气魄。历史上哈尔滨人就有一股南下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仍发扬奋进精神,成为全国“最佳创意城市”。“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既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时代主旋律,又涵盖了团结友善、和睦相处、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等哈尔滨人的性格特质,还集中反映出哈尔滨这座城市价值理念和城市品格。
“和谐奋进”之所以成为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就在于它既是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和统一,又是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积极回应与体现,也是哈尔滨的发展愿景和不懈追求。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社会分配、社会保障、市民就业、社会稳定等方已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制约城市发展,成为人民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处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哈尔滨,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引导人们珍视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形成和谐互动的人际关係。加快经济发展,激发创造活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奋进,在奋进的过程中建立和谐,为哈尔滨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