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邹小波

(2020-04-10 17:52:31) 百科
邹小波

邹小波

邹小波,男,1974年12月生,博士,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画”。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江苏省“十大科技之星”、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和奖励。

2015年4月,邹小波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邹小波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中国
  • 职业:教授

人物经历

1993.9-1997.7 江苏理工大学本科生。
1997.9-2001.7江苏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7.7-2001.12 江苏大学 助教。
2002.1-2006.7 江苏大学 讲师。
2002.9-2005.7江苏大学博士研究生。
2006.3-2008.10 江苏大学、江苏恆顺集团联合培养 博士后。
2008.10-2009.10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
2006.7-至今 江苏大学 教授。
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硕士研究生:
农产品、食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

研究方向

1、农产品、食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
2、多技术融合食品检测
3、食品气味的图像化检测
4、高光谱图像检测

主要贡献

主持国家“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撰写专着1本,合着外文专着1本;发表论文中有57篇被SCI、EI收录,被引用661篇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国际PCT专利5项。
邹小波,赵杰文.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5019-6132-0。
小波,赵杰文.独立分量分析预处理法提高苹果糖度模型预测精度研究[J]. 分析化学, 2006,34(9):1291-1294。
科研项目:
1. 国家“863”高科技: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设施栽培作物营养元素亏缺研究。
2. 国家自然基金:设施栽培作物营养元素亏缺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处理。
3.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多感测信息融合的镇江香醋发酵过程研究。
4. 国家博士后基金:基于电子鼻和GCMS的香醋呈香机理研究。
5. 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创新):基于电子鼻和GC-MS联合分析的镇江香醋特徵香味物质研究。
6.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番茄鲜活叶片生物信息提取研究。
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多技术融合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研究。
8. 江苏省高校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工嗅觉和味觉融合的食品内在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9. 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基金:农产品无损检测前沿新技术研究。
所获专利:
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另申请发明专利18项、国际PCT专利2项,2项实用新型(都已授权)、4项软体着作权(3项已授权)。12项授权发明专利如下:
[1] 色敏气体感测器阵列的製作方法,专利号:ZL200710024695.7
[2] 食品香气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和装置,专利号ZL200610040348.9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软胶囊质量线上检测的装置与方法,专利号ZL200610096741.X
[4] 葛根香醋及其製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098319.8
[5] 葛根黑米营养香醋及其製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098320.0
[6] 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牛肉嫩度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号ZL200410065215.8
[7] 基于独立分量的红外光谱去噪方法和装置,专利号ZL200510038529.3
[8] 一种水果外观质量线上检测技术的视觉数据处理系统,专利号ZL200510038530.6
[9] 基于三个摄像系统线上水果品质检测分级的装置与方法,专利号ZL200410065216.2
[10] 牛肉胴体质量的计算机视觉检测分级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200410065214.3
[11] 基于电子视觉和嗅觉融合技术的农畜产品无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200410013836.1
[12] 基于气体感测器阵列技术的食品气味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03131660.3

获奖记录

1. 2010年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二等奖。
2. 2008年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3. 2008年 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排第3。
4. 2008年 “食品加工机械”国家精品课程,排第2。
5. 2009年 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6. 2009年 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7. 2009年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青年科技奖”。
8. 2009年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9. 2008年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10. 2008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11. 2007年 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排第3。
12. 2006年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第3。
13. 2006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第3。
14. 2007年 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15. 2007年 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