辵读音是辵(chuò ), 从彳从止,乍行乍止、走走停停也。辵同辶(zou)用作偏旁,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
另解:辵读音是辵(chuò ), 从彳部多一划,从走下部,意为三人或是多人一起行走。如:“道”字解,即为有一个头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进的路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辵
- 拼音:chuò
- 注音:ㄔㄨㄛˋ
- 释义: 走走停停, 跑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辵
chuò ㄔㄨㄛˋ
◎ 走走停停。【按:此说来自《说文》,非本义。】
◎ 跑。
拼音:chuò 注音:ㄔㄨㄛˋ 部首:辵,部外笔画:0,总笔画:7五笔86&98:EHU 仓颉:HHHO 郑码:PDII 笔顺编号:3332134 四角号码:208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FB5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k7 [客英字典] chok7 [海陆丰腔] chok7 [宝安腔] cok7 [梅州腔] chok7
详细解释
辵:会意字,从彳,从止。“彳”表示行走,“止”表示停下,所以“辵”的意思是忽走忽停。
小篆 辵

【按:在古文字中,”彳“是街道的象形,这是其本义,可引申为行走,但这里理解为本义更恰当。”止“是人脚的象形,也可引申为行走。“止”表示停下,是后出的义项,用在这里是错误的。所以辵字会意为:人行走于街道上。《说文》的解释并非本义。】
小篆 辵

〈动〉
偏旁写法为“辶”
忽走忽停;步履踌躇[walk one moment and stop the next]
辵,乍行乍止也。——《说文》
奔走,疾走 [run]
辵,犇也。——《广雅》
辵chuò 1.忽走忽停,步履踌躇。 2.超越,不按阶次急走而下。 3.奔走,疾走。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辵 ·康熙笔画:7 ·部外笔画:0
《广韵》丑略切《集韵》敕略切,并音㲋。《说文》乍行乍止也。 又《六书故》循道疾行也。 又与躇通。《公羊传·宣六年》躇阶而走。《注》躇,一作辵。 《六书正譌》从彳从止,会意。隶作辶。有与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