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2020-08-19 02:37:12) 百科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NOI一般指本词条

为了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为了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为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託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了全国青少年电脑程式设计竞赛,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 外文名: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 简称:NOI
  • 竞赛背景:1984年邓小平指出
  • 主办方:中国计算机学会

竞赛宗旨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

竞赛背景

1984年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託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了全国青少年电脑程式设计竞赛(简称:NOI),1984年参加竞赛的有8000多人。这一新的活动形式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中央领导王震同志出席了首届竞赛发奖大会,并对此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从此每年一次NOI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身其中。十几年来,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了大批计算机爱好者,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后备人才。当年的许多选手已成为计算机硕士、博士,有的已经走上计算机科研岗位。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普及,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竞赛及相关活动遵循开放性原则,任何有条件和兴趣的学校和个人,都可以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

系列活动

NOI系列活动包括: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网上同步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冬令营、选拔赛和出国参加IOI。

NOI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自1984年至2018年,在国内包括香港、澳门,已组织了35次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选手(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女选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
NOI期间,举办同步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程式设计爱好者和高手提供机会。为增加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以及可视化,NOI组织进行团体对抗赛,团体对抗赛实质上是程式对抗赛,其成绩纳入总分计算。
NOI将从正式选手中选出成绩前50名,作为中国国家集训队,集训队队员将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NOIP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至2018年已举办24次。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联赛分初赛和複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普及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複赛为程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分数线按所在省市的平均分而定)后才有资格参加複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国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获得提高组複赛一等奖的选手即可免试由大学直接录取(由2011年起入学的高中参赛学生不再拥有直接录取保送资格)。

夏令营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夏令营,为NOI比赛的扩大赛。夏令营採取与正赛完全相同的赛制,包括时间、地点、题目与分数线。获奖选手不具备保送资格,但具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成绩证明。在已获得保送资格的前提下(如NOIP联赛一等奖),可参与现场免试录取和高校自主招生保送。国内多数大学均承认其成绩,与NOI正式选手一视同仁。

冬令营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简称冬令营)自1995年起开始举办。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前5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着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及已获得国际金牌学生的指导教师。
冬令营是中国国家队的第一轮选拔,从NOI所选出的国家集训队的50名中选出前15名作为中国国家队候选队员。

APIO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sia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简称(APIO)2007年创建,该竞赛为区域性的网上準同步赛,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每年一次的国际性赛事,旨在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赛事机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APIO每年5月举行,由不同的国家轮流主办。每个参赛团参赛选手上限为100名,其中成绩排在前6名的选手作为代表该参赛团的正式选手统计成绩。APIO中国赛区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参赛,获奖比例将参照IOI。

CTSC

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的竞赛(简称选拔赛,又称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精英赛)。IOI的选手是从冬令营所选拔的15名中国国家队候选队队员中选拔出来的,获得前4名的优胜者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最后成绩。

IOI

出国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每年一次的IOI。自1989年至2018年已参加19次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是IOI创始国之一。IOI2000由中国主办,CCF承办。出国参赛得到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自1989年开始,我国在NOI(网上同步赛99年开始)、NOIP、冬令营、选拔赛的基础上,组织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竞赛。十几年中选拔75人次参加了IOI,累计获金牌46块、银牌17块,铜牌12块。这些选手不仅在国际大赛中有好的表现,而且在现代的信息学科上也大展才华。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强国,参赛选手、领队、教练曾受到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着名科学家的亲切接见和讚扬。根据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官方统计,迄今为止,中国选手累计已获得IOI金牌65枚,名列世界第一,且远超过其他国家获得金牌的数目(IOI2013)

竞赛规则

为保证NOI竞赛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保证竞赛环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为竞赛的承办单位规範化组织竞赛提供实施标準的指导,特制订本规则。

竞赛环境

场地
全体参赛选手分布在不超过4个相距30米之内的竞赛场地。每位参赛选手拥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和正面面宽不小于0.8M的工作檯,独立使用一台配备有规定的作业系统和编程工具的计算机。
竞赛组织者将在竞赛场地为选手提供草稿纸、饮水、以及必要的食品。
设备
选手竞赛用机的配置不低于下列指标:
CPU Intel 赛扬866 或相同及更高指标的其它类型CPU
记忆体 256MB
硬碟 10GB,其中选手可用空间不小于0.5GB。
网卡 100M
显示器 15”
键盘 标準英文输入键盘
滑鼠 标準双键滑鼠
选手竞赛用机上配备下列软体系统:
作业系统:NOI Linux,核心版本:2.4
桌面系统:GNOME/KDE;
浏览器:Firefox, Konqueror
编辑工具:mcedit, vim, kate, kwrite, kdevelop, rhide
编译系统: gcc ≥3.2.2, g++ ≥3.2.2, Free Pascal ≥2.0.1
调试工具: gdb, ddd
上述软体都配有英文说明文档。作业系统和编译系统的具体版本以及对各种程式语言的使用限制见附属档案1。对该附属档案的修改在每次竞赛至少5个月前公布。

竞赛内容

NOI竞赛的题目以考查选手对算法和编程能力的掌握为主。题目类型有以下三种:
非互动式程式题
非互动式程式题要求选手提交答案程式的源档案。该程式从一个正文档案中读入数据,并向指定的输出档案中写入计算结果。非互动式程式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输入档案名称和输出档案名称(可以是标準输入/输出)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以及输入数据範围
对程式使用计算资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互动式程式题
互动式程式题要求选手提交答案程式的源档案。该程式通过调用所提供的库函式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互动式程式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库函式的功能、函式原型、以及获取和连结方式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以及输入数据範围
对程式使用计算资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答案提交题
答案提交题不要求选手提交程式的源档案。选手需要按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输入数据档案生成一组输出数据档案。该组数据档案既可以是由选手的程式输出的,也可以是由选手手工构造的。当选手使用自行设计的程式生成题目答案时,其所使用的程式不应提交。答案提交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
输入数据档案的获取方法
对于互动式程式题和非互动式程式题,对选手程式使用记忆体大小的限制包括运行代码、程式运行时所需的栈和堆在内的所有工作记忆体的总和。当题面中没有给出对使用记忆体 的限制时,以选手用机的实际使用限制为準。对选手程式运行时间的限制一般均大于标準答案程式所需最长运行时间的50%以上,以避免测试中的逾时判断误差。
竞赛前的练习和标準化笔试题
选手在正式竞赛前应有不少于2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以熟悉竞赛场地、设备和软体环境、以及答案提交方式。竞赛前的练习应安排在第一场竞赛的前一天。在赛前练习结束后,应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进行标準化笔试题的测试。标準化笔试题包含单选题、复选题和填空题,题目涉及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和编程的基本知识、NOI竞赛所使用的作业系统、编程工具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竞赛规则。标準化笔试题的成绩计入选手竞赛的总成绩。

竞赛时间

NOI的竞赛分为两场,每场竞赛的时间为5小时。两场竞赛之间应间隔一天。

赛场纪律

细则

选手可以携带书写工具,如钢笔、铅笔等,以及手錶和适量的衣物等进入赛场。有特殊情况需要携带其它物品者需事先取得竞赛委员会的批准。
选手不可以携带上述规定之外的其它物品,如纸张、书籍、食品、饮料等进入赛场。选手被严格禁止携带软碟、光碟、随身碟等存储设备和介质,以及手机、电子辞典、PDA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凡携带上述被严格禁止的设备进入竞赛场地者,在竞赛开始后一经发现,无论是否使用,均以作弊论处,取消其该场竞赛的资格和成绩。
选手在竞赛中不得与其他选手交谈,不得干扰他人的竞赛活动,不得损坏竞赛设备。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如需入厕,需举手向赛场服务人员示意并徵得允许。

开始结束

竞赛选手应佩戴选手标誌,在竞赛前5分钟入场,按指定位置就座。竞赛在竞赛场地负责人发出竞赛开始的指令后开始。在竞赛开始前选手不得触动竞赛桌面上包括计算机、键盘、滑鼠和试卷在内的任何物品。
竞赛场地负责人应在竞赛结束前5-15分钟之间发出竞赛即将结束的提示,并在竞赛结束时间到达时发出竞赛结束的指令。在听到竞赛结束的指令后,除了获得加时补偿的选手外,其余选手应立即停止竞赛活动,并携带属于个人的物品离开竞赛场地。

答疑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对竞赛的题目、竞赛设备以及编程环境有疑问时,应举手向竞赛场地负责人或场地服务人员提问。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遇有计算机或软体工具故障,或其它妨碍竞赛的情况,应及时举手向竞赛场地负责人或场地服务人员报告。竞赛场地负责人或场地服务人员应及时处置。对于妨碍选手竞赛超过3分钟的,应记录在案并给以加时补偿。

答案提交

选手完成的赛题答案必须按题目的要求保存为规定格式的档案,并存放在规定的目录下。选手提交的程式源档案必须不大于100KB。答案提交类题目的答案档案不得超过题目规定的大小;题目未规定大小的必须不大于100KB。未按规定的格式、名称和大小生成和保存答案档案的将视为未提交,并且不被评测,因此不能得分。
对于程式设计题,选手提交的答案不得包含下列内容:
· 试图访问网路
· 使用fork或其它执行绪/进程生成函式
· 打开或创建题目规定的输入/输出档案之外的其它档案
· 以任何方式对标準输入/输出档案的重定向
· 运行其它程式
· 改变档案系统的访问许可权
· 读写档案系统的管理信息
· 使用除读写规定的输入/输出档案之外的其它系统调用
违反上述规定中的任何一项的程式将被视为违规,因此不被评测,不能得分。
评测和成绩发布
除另有说明者外,选手提交的程式设计题将在Linux系统上使用下列编译命令进行编译:
· C程式: cc -static -o <程式名> <程式名>.c -lm
· C++程式:g++ -static -o <程式名> <程式名>.cpp -lm
· Pascal程式:/usr/local/bin/ppc386 -XS -o<程式名>c <程式名>.pas
未能通过编译并正确生成执行档的程式在该题目上不得分。能够通过编译并正确生成执行档的程式将在与选手编程环境相同的系统平台上,在题面规定的限制条件下运行和评测。对于程式设计题,选手答案的得分将取决于结果的正确性、算法的效率、以及程式运行的效率。评测将使用多个测试点,以区分选手答案的正确程度和效率。在正确性和效率方面都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将获得该题目的满分。算法和程式实现正确,但效率较低的答案也可能在若干测试点因逾时而无法获得分数。
选手的程式必须在程式执行结束时显式地返回0。返回其它值的程式将被认为是结果不正确,并因此不能得分。
对于答案提交题,只对选手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评测。
评测结果将在竞赛结束后150分钟之内,以成绩单的形式发给选手所在队的领队签收。成绩单上将标出选手各题在每个测试点上的得分,以及未得满分的测试点的错误信息,参见附录。选手每道题的得分为其在该题各个测试点上的得分之和。选手每天的得分为其在当天各道题上的得分之和。

複测

选手在接到成绩单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在其竞赛时使用的计算机上对其答案进行複测。选手在竞赛结束时所提交的答案依然保存在题目所规定的档案目录中,複测所需的测试数据和答案在複测开始前将被下发到选手计算机上指定的档案目录中。
複测时,选手可以和领队或其他队员进行讨论,但不得妨碍其他队的队员的複测活动。

申诉

複测完毕后,竞赛选手对于评测成绩有异议的,可向科学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须在複测结束后3小时之内,由竞赛选手本人提出。提出申诉的竞赛选手须按规定填写申诉表(附属档案2),由本队领队签字后提交给现场评测人员或科学委员会成员。
申诉必须依据竞赛选手本人在竞赛时提交的程式或答案以及在複测时获得的结果提出。

申诉受理

科学委员会在接到选手的申诉后应及时研究,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诉,科学委员会应儘快做出处理,并使用申诉处理表(附属档案3)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申诉人。对于改变了选手得分的申诉处理,科学委员会在处理完毕后应向申诉人发放新的成绩单,并按新的得分计算申诉人的竞赛成绩。
对于不受理的申诉,科学委员会应在选手提交的申诉表中注明拒绝受理的理由,并儘快将申诉表退还申诉人。申诉人如对科学委员会不受理的决定有异议,并有新的理由和证据的,可以再次提出申诉。
下列申诉将不被受理:
· 以修改过的程式或答案为依据的
· 没有複测结果支持的
· 超过申诉时间的
· 对评测结果中的逾时有异议,且複测结果的运行时间与题目时间限制之差小于题目时间限制5%的。
对于以修改过的程式或答案为依据提出申诉并且声称依据原始程式或答案的,一经查实,将对申诉人及其领队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将取消申诉人当天的竞赛成绩。

附则

本规则自2007年6月开始执行。
本规则由科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也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同步进行的一项竞赛活动。

举办地

序号
名称
举办省
时间
承办单位
1
NOI 1984
北京
1984.8
2
NOI 1985
天津
1985.8
3
NOI 1986
北京
1986.8
4
NOI 1987
山东
1987.8
5
NOI 1988
北京
1988.8
6
NOI 1989
广东
1989.12
7
NOI 1990
北京
1990.8
8
NOI 1991
福建
1991.8
9
NOI 1992
北京
1992.8
10
NOI 1993
山西
1993.8
11
NOI 1994
北京
1994.8
12
NOI 1995
江苏
1995.8
13
NOI 1996
上海
1996.8
14
NOI 1997
香港
1997.8
香港教育学会
15
NOI 1998
浙江
1998.8
杭州
16
NOI 1999
北京
1999.7
北京市科协
17
NOI 2000
澳门
2000.3
澳门电脑学会
18
NOI 2001
陕西
2001.8
西北大学
19
NOI 2002
天津
2002.8
天津市科协
20
NOI 2003
上海
2003.8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21
NOI 2004
湖南
2004.8
长沙市长郡中学
22
NOI 2005
河南
2005.8
河南音像出版社
23
NOI 2006
四川
2006.8
绵阳南山中学
24
NOI 2007
福建
2007.7
福州第一中学
25
NOI 2008
浙江
2008.7
绍兴一中
26
NOI 2009
北京
2009.7
北京八十中学
27
NOI 2010
山东
2010.7
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28
NOI 2011
吉林
2011.8
吉林大学
29
NOI 2012
江苏
2012.7
江苏常州中学
30
NOI 2013
四川
2013.7
电子科技大学
31
NOI 2014
广东
2014.7
深圳外国语学校
32
NOI 2015
浙江
2015.7
学军中学
33
NOI 2016
四川
2016.7
绵阳南山中学
34
NOI 2017
浙江
2017.7
绍兴市第一中学
35
NOI 2018
湖南
2018.7
长沙市雅礼中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