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语录
(2022-04-11 18:14:12) 说说大全 -
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3、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酒乱其神也——荀子
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8、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9、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1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1、兵事以民为本——荀子
12、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13、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14、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16、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17、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18、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
20、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1、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22、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23、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
24、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25、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26、不知戒,后必有。——荀况
27、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况
28、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9、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况
3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1、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3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35、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36、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3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39、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40、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4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4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43、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4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酒乱其神也。摘自:名人名言网geyanw
46、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荀况
47、知而好学,然后能才。——荀况
48、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49、荀子经典语录: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50、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51、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52、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53、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5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57、荀子经典语录_教育界名人语录-【美语录网
58、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59、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60、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1、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62、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
6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6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5、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66、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67、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一样,何以相有也。
68、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6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70、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71、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7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73、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74、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7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7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79、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80、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荀子
81、君子赠人之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82、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83、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况
8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8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8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8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8、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89、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90、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91、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能够欺人。——荀子
92、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9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况
9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9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9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9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99、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00、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101、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102、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10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104、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非十二子》
105、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荀子《儒效》
10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107、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况
10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10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110、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111、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11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11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14、怒但是夺,喜但是予。——《荀子·修身》
11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16、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1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1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1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20、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12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22、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23、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12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荀况
12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荀子》
126、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荀子《荣辱》
12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况
12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29、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13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31、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况
13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133、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134、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13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36、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3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3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况《荀子》
139、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一样,何以相有也。——荀况
14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41、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4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荀况
14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诗句,不知地之厚也。
144、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45、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46、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荀子·性恶》
14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4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14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50、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