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饥号寒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是什么意思
(2021-11-10 10:19:42) 说说大全 -
啼饥号寒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中性词或成语
关于啼饥号寒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字】: 啼饥号寒
【拼音读音】: tí jī háo hán
【解释说明】: 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来历说明】: 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和啼饥号寒意思相近的成语四字词语
【哀鸿遍野】: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嗷嗷待哺】: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贫病交加】: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饔飧不继】: 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饔飧:早饭和晚饭)。
【饥寒交迫】: 冷饿交加。
和啼饥号寒意思相反的四字成语和词语
家给人足
[jiājǐrénzú]
也说人给家足。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给(jǐ)。
丰衣足食
[fēngyīzúshí]
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延年益寿
[yánniányìshòu]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饱食暖衣
[bǎoshínuǎnyī]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扩展阅读:用(啼饥号寒)写一句话例句
(1)、时当北宋宣和年间,饿殍遍野,啼饥号寒,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2)、北宋末年,朝廷失德于民,横征暴敛,天下百姓啼饥号寒,怨声载道。
(3)、黄河涛声入梦,华北沃野远逝,丛林中,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失魂落魄,啼饥号寒朝南行去。
(4)、迩者避止本市,或路经桂省之难民,日见挤拥,孤苦无依,啼饥号寒,吾老吾幼,何以堪此,何以堪此。
(5)、有的悄声咒骂,更多的是自怨福浅,啼饥号寒。
(6)、每逢灾年,这一带的百姓啼饥号寒,景况十分悲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