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后语语言表达的特点83句
(2021-09-17 00:31:50) 说说大全 -
一、咸鸡蛋——老腌(淹)哪
二、大船离港——外行(航)
三、扫把写字——大话(画)
四、斗笠出烟——冒(帽)火
五、流水滩头——有余(鱼)
六、秤砣过河——不服(浮)
七、裁缝打架——真(针)干
八、马蜂过河——带(歹)毒
九、乌梢蛇打店——常(长)客
十、小米点灯——犯(饭)不着
十一、癞子的脑壳——没法(发)
十二、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十三、鲤鱼戴斗笠——愚(鱼)人
十四、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十五、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十六、床底下关鸡——提(啼)醒你
十七、庙堂里的钟——想(响)得多
十八、庙背后看神——妙(庙)透了
十九、戴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二十、打架揪胡子——谦虚(牵须)
二十一、石头人开口——说实(石)话
二十二、花生米掉锅里——熟人(仁)
二十三、莲梗打人——思(丝)情不断
二十四、酒壶里插棒棒——胡(壶)搅
二十五、错贴的门神——翻(反)了脸
二十六、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二十七、不放酱油浇猪爪——白提(蹄)
二十八、地黄瓜丢架子——嫁(架)不得
二十九、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三十、大树上吊个口袋——装疯(风)
三十一、封面上的美人——不可取(娶)
三十二、扛犁头下关东——经(耕)得多
三十三、提着粪杓打猫哩——没枪(腔)
三十四、母鸡带崽——各顾各(咯咕咯)
三十五、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
三十六、癞痢头上长肿瘤——突(秃)出
三十七、秤砣掉在井里头——不懂(咚)
三十八、筷子伸到茶壶里——胡(壶)搅
三十九、苍蝇见粪堆——盯(叮)住不放
四十、蚂蚁尿书本——识(湿)字不多
四十一、铁匠生炉子——煽(扇)风点火
四十二、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
四十三、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四十四、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四十五、屎壳郎爬茅缸——离死(屎)不远
四十六、病人断了气——要(药)来也没用
四十七、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盲(檐)
四十八、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四十九、笛子配铜锣——想(响)到一块了
五十、花椒木雕孙猴——麻木不仁(人)
五十一、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五十二、酒糟炒鸡蛋——吵(炒)个稀巴烂
五十三、锅台上的油渣——练(炼)出来的
五十四、鸡毛敲钟——不想(响);没回音
五十五、二愣子拉胡琴——自顾自(吱咕吱)
五十六、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五十七、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五十八、王八盖上插蜡扦——鬼(龟)火直冒
五十九、篾匠赶场担一担——前后为难(篮)
六十、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六十一、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鞋)归正
六十二、苹果掉在箩筐里——乐(落)在其中
六十三、透过窗缝看落日——一线希(西)望
六十四、鸡**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六十五、鼻梁碰着锅底灰——触霉头(倒霉)
六十六、梭引红线穿绿浅——泾渭(经纬)分明
六十七、棉条打鼓——没多大响声;不想(响)
六十八、茶杯掉在地上——净蹦(崩)词(瓷)
六十九、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七十、骑在房梁上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七十一、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了
七十二、地里的萝卜——上清(青)下不清(青)
七十三、无弦的琵琶——谈(弹)不得;一丝不挂
七十四、歪嘴吹灯——风气不正;一团邪(斜)气
七十五、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七十六、三个土地堂——妙(庙)妙(庙)妙(庙)
七十七、刀马旦不会刀枪——笨蛋(旦);徒有虚名
七十八、卖油条的拉胡琴——游(油)手好闲(弦)
七十九、孙女穿上奶奶的鞋——钱(前)紧;老样子
八十、开水碗上的葱花——华(花)而(儿)不实
八十一、麻袋片上绣花——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八十二、钉掌的敲耳朵——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
八十三、坛子里的豆芽菜——直不起腰;受不完的勾头罪;冤屈(圆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