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别让搜题APP滋生学习惰性

(2021-05-31 13:49:39) 说说大全

  摘要:“数学题不会,用搜题软件拍照能够解题,跟老师讲得一模一样”“我一般要求孩子写作业时不能用手机,除非查学习资料”“但孩子一说要搜题目,又不能不给。我很担心他会依赖搜题软件,影响学习的主动性”……近日,湖南省常德市侯女士的一封读者来信,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5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APP层出不穷,与人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愈发紧密,教育领域同样涌现出大量功能各异、内容丰富的APP,搜题类APP就是深受家长和孩子欢迎的种类。在打开此类APP后,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够立刻获得作业习题的标准答案和解题思路,让不少家长深感减轻了辅导作业的负担,也让孩子们完成作业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作业质量有一定帮助。

  但是,搜题APP真的这么可靠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首先,一些搜题APP的质量不过关,解题的正确率得不到有效保障,题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都可能出现错误,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正确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其次,过度使用搜题APP,容易引起孩子的学习依赖和思维惰性,做作业不再开动脑筋,降低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使APP沦为作弊、抄袭的工具,不能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第三,借助搜题APP所取得的作业成绩,会形成“虚假繁荣”景象,让老师和家长误以为孩子学习进步,对孩子的知识文化水平失去客观、准确的评价。

  可见,搜题APP是一把“双刃剑”。究竟是有益学习,还是会拖后腿,关键得看使用者。但是搜题APP的使用者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自身的辨别力、自控力都不高,自觉性并不强,很容易就会依赖于用APP完成作业,而不是依靠APP去帮助自己消化吸收知识,甚至很可能利用搜题的机会利用手机上网娱乐,难以保证APP得到正确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搜题APP就成了学习的干扰器,不但失去了辅导教育的价值,反而会埋下诸多隐患。

  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用手机进行学习只是辅助工具,主要靠学生自己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消化吸收,决不能把手机当成“学习神器”,错误认为搜出来的答案就是自己脑中的知识,导致学习观产生偏差,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校和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看待新技术、新产品,引导孩子合理妥善使用包括APP在内的外部学习工具,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热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装进脑子里,实现真正的成长进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