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时杂感六首
(2021-04-30 04:26:17) 说说大全 -
杂感一
萧萧乱象误流年,野外繁花正可怜。
绿影袭来山若蹙,青风吹去雾如牵。
思将俗世千般债,幻作仙池一朵莲。
开到春光沾袖领,酬吾大梦在云天。
杂感二
当趁年轻梦似霞,闲乘舟楫叩人家。
他随世事追名利,我向河山远海涯。
水助游鱼吞絮影,风推杨柳吐菁华。
移船香意飘还近,新绿连池闭藕花。
杂感三
繁花开落水心头,万古长情未有收。
蝉语犹歌青木盛,鸟声欲唱碧云幽。
额前岁月偏生现,眼底冰凉各自留。
将相臣民何处去,至今白骨掩荒丘。
杂感四
世事炎凉怎可论,人臣多作眼花昏。
求名困顿非贤士,炫富凋亡算败孙。
应喜青山当绣枕,烦将流水送金樽。
寡汤陋室些恩馈,育我寒门志气存。
杂感五
西窗片月照书明,到底人间意未平。
问古摩霄神不复,求经觅道子须行。
言微有尽堪藏笔,技浅犹需点入情。
德仰高山无处止,孔丘台下鸟声鸣。
杂感六
闲读庄生自勉劳,南冥北海任魂翱。
烟随雨露抛青岭,梦与风花泛紫毫。
一眼安平皆事小,满心宁和尽天高。
寻来万籁声如隐,千亩松林卧听涛。编辑点评:
一组偶拾古韵,于盛夏读来竟觉有丝微清凉。第一首中的“野外繁花正可怜”中的“可怜”二字可不是如今理解的那样,我理解为当可以怜惜、怜爱,烘托出了野花的形态,这两个字用得妙。第三首的结句诘问”将相臣民何处去,至今白骨掩荒丘“颇有意境,可堪回味,显见绝句中的惯用手法。第六首的”寻来万籁声如隐,千亩松林卧听涛“结句气势磅礴,打造的画面深阔辽远。这组情景交融的小律直抵作者的灵魂深处,将其多思、多情,恬闲的入世绪怀描绘的淋漓尽致,反复读来甚有嚼头,推荐欣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