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2021-04-03 19:18:03) 说说大全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由于考研的关系,我经常到考研论坛上去了解信息,考研论坛应该是全国考研学子最为关注的网站,即便现在考研复试已经结束,大部分院校的复试结果都已经出来了,每时每刻考研论坛依然保持上万人的在线记录。
去的多了,经常发现以下两种类型的帖子:
一是金榜题名的考生,却不无惆怅地说:所考院校不太知名,研究生毕业也未必找得到好工作,同龄人已经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者考上了公务员,或者寻到了好机遇找到了好工作,年薪十几万二十几万,自己前途未卜还要在大学里苦读三年,真不知道值不值。
二是考研落榜的考生,也许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屡屡发帖提出若干命题让大家讨论,比如“学历就等于能力吗?”“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高学历就一定会有高收入吗”,而下面的跟帖者一般会有三分之一的人耻笑发帖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有三分之二的人则纷纷举例研究生都是高分低能书呆子,低学历照样赚大钱、娶美女、有房有车风光无限。
其实这两个类型的帖子,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个人读书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
显然,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环境下,我相信会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子,纯粹是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一份收入、更好的工作而考研,对于未来的boss来说,在对求职者的相关背景同样不了解的情况下,显然学历是第一衡量标准,这无可厚非而且逻辑上也完全讲得通。
但对于风华正茂热血满怀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纯粹为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而读书考研,那我们的确无法面对一些没文化却很有钱人的嘲笑——尽管那种嘲笑和讥讽是非常肤浅的:是啊,你考研读书不就是为了钱嘛,结果读完研也没找到好工作,一个月三千五千的,基本上赶不上任何一个个体经营户,从卖早点的到开发廊的。
但是,如果你读书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体面的收入,而是因为你热爱你所选择的专业,你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你享受读书的乐趣和求知的快感,那你就可以轻易面对这种肤浅的嘲讽,而且你基本上也无需回答他们的诘问,因为一个真正热爱读书和求知的人,一定会知道数钱的快感,而只知道数钱的快感的人,却未必了解读书的乐趣,你回答也是白回答,他们既不会相信也不会明白。
读书读的多,当然并不代表赚钱能力强,读书读的多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但是读书本来就不一定非要为了什么啊,读书本来就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本来就可以是一种娱乐方式,这么说虽然存在着穷书生装清高的重大嫌疑,但谁能否认在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的确有一小撮人就是以读书为至乐的呢?
今天看了央视《走遍中国》的一期栏目,节目探索的是1976年吉林的一场陨石雨,节目中专家说其中一颗大陨石如果落在了市中区那就相当于原子弹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而这场陨石雨则产生于800万年前的一次爆炸,也就是说,1976年的陨石雨在800万年前就是注定的了(我不是一个什么宿命论者,我把这个事件理解成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偶然事件)
当我们把我们的目光投向康德所敬畏的浩瀚的星空,当我们跳出人类中心论的狭隘思想,当我们稍微思考一下拉登的死、卡扎菲的处境、印度的苦行僧、西藏的佛教徒、法西斯的暴行、张国荣的自杀、文革中的十年,你身边年轻生命的猝然逝去(尤其是车祸)……我们立刻就不难理解生命的偶然和命运的荒谬。
那么,人的一生究竟应当怎么过,这个说起来有点深沉装逼的问题,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够逃得过么?如果逃不过,那么赚钱赚钱赚钱买房买车享受,这个答案真的能令我们自己信服么?而那些已经有房有车有钱有权的人,你们已经满意了么幸福了么毫无困惑了么?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取得了现在的文明成就,人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有着无尽的好奇心,宇宙的奥秘、生命的起源、艺术的伟大、人性的幽微、历史的更迭、权利的倾轧甚至是比尔盖茨的成功……这都是非常困扰我们的啊,哪怕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求的奥秘。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不全在书里,但读书的确是一个解答内心疑惑的最有效途径,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哪怕生命的意义本身是虚无的,可我们曾努力地活得明白过,而且我乐观地相信,真正热爱读书且读对了书的人,是没有理由混得太差以致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的。
(责任编辑:副主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