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所病病疾多 医之所病病道少
(2021-03-28 23:52:24) 说说大全 -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风为百病之长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
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灵枢·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