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江城》读后感300字

(2021-03-19 13:00:06) 说说大全

《江城》读后感
201727011103朱伟吉

《江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彼得 海勒斯是以一个局外人或者外来者的身份来观察中国的,这一点在书中不断被提及。
彼得 海勒斯用陌生人的角度叙述着我们熟悉的一切。变化是身处变化中的人常常难以察觉的,而涪陵被他描述为处在变化边缘的小城,是所有故事的起点。在这样一个好像被遗忘的小城里度过他《江城》的全部两年,无论是师专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身处涪陵小城的居民,从他们的上辈开始,就经历着时空压缩式的变革。
这些人身上经历的变迁和背负着的历史,都是美国人彼得 海勒斯未曾体验过和难以想象的,在同一片土地上,他们被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过,被战争和饥荒洗礼过,被政治斗争裹挟过。
如今,这些人的灵魂又被市场和资本重塑着。
文章的伤痛,三峡工程带来的家园流失和环境破坏,城市单位制度导致铁饭碗的打破,对于这些接二连三的变革,大多数人倒是显得不那么在乎。
彼得 海勒斯将学生对于文革的伤痛的无视看作是某种主动的选择性遗忘,所以,他说,也许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