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秋雨中的暖流
(2021-02-01 04:28:26) 说说大全 -
初秋的上海,偶尔也会下着濛濛的细雨。
记得那是2014年的九月吧!正是初秋的时节,一场小雨润泽了南国的上海,也平添了一丝凉意。
女儿大学毕业后,又要到上海去读书。初次到上海,我陪同前往。
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交通指引,又在网上查到的行程路线,我们的旅途很顺利。下了火车,转乘地铁,下了地铁,我们顺着人流,从地铁口走了出来。这时的天空正下着毛毛的细雨。虽是南国,也有了一丝丝秋的清凉。
在地铁外出口,有七、八个摩的等在那里,在等客。驾驶员大都是中年男子,其中也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他骑的是一辆红色棚顶的机动三轮车。早就听朋友说起过,上海的摩的,那是上海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因为行李比较多,又下着小雨,也不知道离学校还有多远,乘两人摩托肯定不行,出租车一时又没有。隔着马路护栏,再加上地铁出口离马路还有一段距离,在雨中拖着行李箱等出租车也不太方便。既然通知书上说在这儿下地铁,估计学校离这儿应该也不会太远了。我们觉得还是打个三轮车会更方便一些,可以直接开到地铁出口的边上。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吧!我还是倾向于信任年岁要大一点的人,感觉大年纪的人经历的时代风雨更久远一些,骨子里的善良应该会更多一点,更厚重一些吧!于是,闺女看着行李,我绕过那些年轻的、渴望的目光,主动走向那位大爷,向他打听去学校的路线,以及打车的价格。大爷端详了我们一下,用南方味道的普通话,很和善的说:“奥,那还不近啊!上车吧!100元钱,我送你们到学校。”
我犹豫了一下,因为,虽然是初次到上海,也不知道学校具体在哪个方位,但是,按照入学通知书的说法,我总是感觉应该不会太远的。我感觉价格贵了点,就给大爷还了一下价格。“50元吧!”我在想,若大爷再还价,哪怕80元,我们也坐他的车了。可是,大爷一直在坚持着100元的价格,我有点犹豫了,我在尝试认可学校可能离这儿还很远的认知。
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手中雨伞角上,已经有细细的水流在流下来,大爷三轮车上的雨棚也完全变的湿漉漉得了,雨水在棚顶上汇流成一条条的小溪顺棚而下。瞬间,我感觉到了一种远行漂泊的艰辛和一种生存、生活的艰难。女儿年轻,为了未来而外出求学,已经多年;我人到中年,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安全,还需要引领和陪伴;大爷年老,为了养家糊口而在风雨中工作。女儿、我和大爷都不容易。于是,我决定-------上车!
这时,那位坐在两轮摩的上,一直在旁边关注我们对话的黑脸庞中年人,眼光逼视着大爷,他开口说话啦!我看到的是,他脸上的一团怒火,瞪圆的两眼透出一股恶气,还有一种狠劲,让人发怵。他在对着那位大爷喊叫着,还挥舞着手臂,指指点点着。他说的都是地道的上海话,我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但我依稀听得出是在骂大爷昧良心,并一直在挥动着手臂,赶那位大爷滚走。我马上感觉到,我们遇到争抢生意的了,我不想招惹麻烦,女儿也示意我马上离开这里。于是,我就用普通话告诉他们,我们不准备打车了。我们赶紧拖着行李走开,想尽快离开他们。这时,那黑脸庞的中年汉子,见我们走的方向不对,就转头朝我喊道:“往南走,50米,左转,200米,左转,200米”,语气中依然有一股狠劲。我不懂他的意思,但我明白他是不想让我们往北走了,我不想再招惹麻烦。于是,我们下意识的按照他的指引,掉过头来,往南,快步向前走,想急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候,小雨好似更大了一点,打的雨伞的顶上“唰唰”的响,女儿拖着行李箱,我打着伞。我们就这样走着,快步的走着,连头都没敢直接回,只是用眼角和耳朵在捕捉身后的情形。往南走了大约50米,左转,转过这个地铁出口的拐角,终于远离了那个是非之地,心头舒了一口气。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父女俩就这样拖着行李箱,顺马路边,茫然的往前走着、走着……猛然,不远处,透过濛濛的雨雾,我们看到了地铁的另一个出口------三号出口,数字很醒目的。这时,我似乎意识到什么?通知书上说过这个出口的,那刚才的出口是几号呢?
再往前走,50米、100米、150米、200米……我们猛然看到了学校大门的牌子-------“某某大学研究院”!我的内心一阵惊楚,同时,有一种别样的感情涌上心头来。在我的脑海里,刚才的画面在急剧的翻腾着。我不知道此时此刻,那黑脸庞的中年汉子是否还在训斥那位大爷。我只是感觉到,外面那来自秋雨的一丝丝凉意包裹着我,有时会不自觉的打个寒噤。而我的内心,却偏偏又有一股暖流在暖暖的升起。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那位六十多岁的、和善的大爷和那位黑脸庞的、三十多岁的大兄弟。
以后的几年,我又多次去上海看望孩子。我也弄清楚了那两个地铁出口,朝向西面的是二号口;拐过角,朝向南面的是三号出口。但是,每次下了地铁,我都不从三号口出,尽管三号口距离学校更近一点。哪怕远一点,我都习惯还是从二号口出来,每次我都会在门口站一会,门口还是有一群摩的,在等客。我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两张熟悉的面孔。隔着护栏,我静静地望着马路上的车来车往,我不知道是在找寻什么,还是在等什么、在思考什么?
然后,带着一种来自内心的暖流,往南走50米,左转,再走200米……
人生的路途中,总会有一些左转或者右转,50米、200米……往往会是另外一片洞天和不一样的体验。【编者按】:生活爱开玩笑,有时的我们却当真了。魔都上海,也有不合拍的音符。作者文章结尾,感悟很深,富有哲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