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二姐在沪看病记
(2021-01-30 19:47:04) 说说大全 -
十月10号无锡的二姐突然打来电话,说在二院复查的增强C丅片显示有9mm的肺结节,医生叫她住院做胸腔镜切除加活检手术,要我在上海问问医生会诊咨询,并将C丅片及报告发给到我手机里。我随即咨询上海的同学顾爱林,老同学很热情,立即与市胸科医院的澹台主任联系咨询,提供处理建议。很快反馈说要全面进步检查,判定有无转移迹象。顾很快与我联系了全景影响中心全身C丅扫描,并交待我第二天与护士长联系。
我当即与二姐通知第二天来上海做C丅扫描,我会与她见面对接的。一切按流程处理,需要的是速度,抢时间,越快越好!
第二天中午我来到位于桂林路华鑫中心8号楼,与护士长见面沟通了,护士长很热情耐心并仔细介绍全身cT扫的意义和目的,这高端项目,价格也不菲,七千元一次,几乎将一般平民挡在门外。我也是同学盛情友助,那也难以拒绝,二姐也乐于接受,她说她们那边工友也有做这这个项目的。
依次排队,按序检查,首先要穿上医用服到指定的区域候诊,到下午三点多终于等到叫王秋年的名字,之前按要求喝三杯水,有时间间隔,目的是胃肠道清理及充盈膀胱,以便于CT扫描。二姐五分钟左右就出来了,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去时,广播喇叭又叫王秋年的名字,说是准备延迟扫描,我心里咯噔一下,似乎有什么不祥兆头,包括二姐也心里一沉,莫是有什么疑难病症,引起他们的注意,需要加强复查。心理不踏实又微信咨询下了护士长,反馈说可能屏气没有屏好,也可能是安慰我。但二姐内心很坦然,己做好各种不测的心理谁备。我们又继续一轮排队候检,我的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的包括二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慎定。做完以后时间快四点半了,也接近下班的时间了。我们与护士长打了个招呼就返回了。
第二天休整一天,中午护士长发来了二姐的结果报告,与我的心理预期一样,疑似肺部恶性肿瘤需进一步检查,这与体检结果沒什么二样,模拟两可的诊断结果还是没有明确,看来病理切片才是唯一的最后确诊,这七千元检查费只能定判定是否全身转移,与我的心里期待有点落差。不过又保留了我们对良好愿望的梦想。在这之前护士长发给我报告还有点顾虑,说是应先发给顾主任,让顾主任通知我,我做工作打消了她旳顾虑,承诺不会告诉顾的。这就是中国式的做人的微妙关系。十二号上午星期六老周陪二姐去了全影中心去取报告,检查报告结果早晚二姐是知道的,隐藏不如客观如实地告诉二姐。这样反而有助于她配合治疗,有利于康复。
十三日上午我与二姐带着住院衣物和病历资料直奔胸科医院,松江九号线到宜山路下转三号到虹桥路,四号口出站左对面就到了。胸科医院门口挤满了人,大喇叭循环反复地提示进入的人们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我随即打了澹台主任的电话,告之要我们挂个普通号,开个cT申请单做个检查,才能根据结果办入院手续,虽然前面己查了全身CT扫描,包括无锡的二院复查,先前的瑞慈体检CT,但这些胸科医院是不认的,这就是现在的医疗现状,我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一折不扣地按规定流程办理,等结果出来谵台主任确认了左肺的病兆,但是二姐没有进行核酸检测,所以今天办不了住院,等明天核酸报告出来才能办理。疫情期间,医院仍然没有放松疫情的防控,这也是对病人负责,对全体家属及医护人员负责,对全社会负责。我们只有无条件的遵守执行。刷单、付费、扫码登记。楼上楼下不停的走动,不懂就张口问人,这也节省了时间,幸好我还会用手机包括自助挂号机的运用,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和难题。二姐一直跟着我办理了上午的流程,才离开医院返回松江!
十四号(星期一)上午我带着二姐拎着大大小小的包又乘地铁来到了胸科医院,希望这次不要落空,能住进病房就好了,取了核酸报告和血常规报告单,到住院大厅办理住院手续,大厅里挤满了人,找不到凳子坐了,大包小包随身带,很不方便,像是在逃难不为过,在门口不远处,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帮人办理住院手读,他的身后是自助办理机,刚开始我还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一头雾水。我直接接告诉工作人员办理住院手续,可能快要下班了,对方催我们提快点速度,我和二姐也急得火疗火疗的。刚轮到我们,那位值班人员就下班了。我只好到大厅取号排队等待人工办理。不一会二姐告诉我又来了一位工作人员帮我们机器办理,我赶急跑过去,不少人都围着他,争先恐后地要求先办理,好不容易轮到我,这才踏实舒心了许多。办住院离不了交住院押金,当机器上显示需交押金六万元时,我不禁吃了一惊,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二姐都傻了眼。赶快借钱吧!没有讨价的余地!时间、速度、效率,春子给力,立马打来一万,小中更不敢怠慢,打了三万多到二姐微信余额里,遗憾的是钱竟转不出去,真是急死人,交不了钱,影响抽血,最后结果是今天又住不了院。我急中生计,想到了支付宝花呗,竞然能透支四万元,让我很惊奇,这原于我的信用度的提升。等交完钱,到抽血台确得到平台已停止抽血的答复,冷冰冰的,一声憾息。之前谵台还电话提醒我,一定要抽好血才能到二号八楼去办理床位。看来今天落空既成现实,但还是带着资料报告到八楼呼吸外科打听消息,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洁白的脸,口罩防护面具佩带整齐,活像一位在抗疫一线的斗士,立马自报姓名,她们记录名单上竟没有王秋年的名字,又给我们补上,记上电话号码,说叫我们回去等电话通知,终是没有白来,一步步向前推进,每进一步,就有一点希望,抬头望去,目标就在前方!
第四天我们又同一条线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梦想继续前行,起点与终点的地铁上下包括换乘己耳祥能熟,眼睛闭起来都能行走到终点,就像考试一样,同样的试题反复强化记忆,再笨的人也能通过。二姐告诉我从来没有坐过地铁,我开玩笑跟她说,这几天天天坐,将失去的完全可以补回来了,我途中我还教她怎样购票换乘基本常识,出口很重要,走错了出口,再找目的地,要绕很大的弯子,费时费力,手上的行礼会让你力不从心,疲惫不堪,这就是大城市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这次为了减少随行物品的负重麻烦,炅机一动,特地将二个大包放在9O5医院的老干部门诊的赵主任办公室,如果有床位能住进去随时来取包,没床位就是回松江也轻松多了,9O5与胸科医院相距不远,来回方便。
从905出来步行六、七分钟到达交通大学站乘坐地铁1O号线,一站的行程就到了虹桥站,4号出口就是胸科医院,直接到达住院办理处拿号等待抽血。接着就是马不停蹄的到二号楼八楼胸外科病房,二姐拿着手上的病历资料包括核酸检测报告、住院交费单、陪护证。病房值班护士提出出示C丅报告,我告诉护士谵台说己由医务处备案,经护士查实才让二姐进去,进病房前又扫了墙上的二维码,了解个人行综记录,确保安全无漏洞。
一道道程序,一道道坎,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防控要求,医院是防控的重中之中,我们理解支持必须配合。管床医生问诊病史,了解身体状况,测体温时又发生了小意外,体温37.3c,不符合要求。这在以往都不是事的事,而在疫情没有完全消灭的当下,体温高是很敏感的事,还让我的心还是咯噔一下。幸好二姐出来休息片刻后才恢复正常体温。这个时侯我才知道这是"挂床检查",又是新概念新名词,等有床再通知正式入院,之前谵台主任跟我说过,说开刀前一天有可能才通知你入院。虽然今天又落了个空,但我们并没有失望,因为毕竟又前进了一步,黎明马上到来,希望就在眼前,触摸可及。
以往这些检查都是住院后才慢慢完成的,因床位紧张而且提高病床的使用率周转率,才想出这些应变措施,不禁为医院管理者点赞。大医院就是不一样,全国各地的患者来求医,看病难住院难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但没有解决并不是不能解决,推行不同等级医院的分诊制以及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待遇是很好的改革措施。疫情下的医院虽然有各种限制和障碍,但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我们没有理由不遵守执行!
二姐竞然没来过上海,十几年前来松江那算不上,今天利用空余时间,带她到外滩和城皇庙晃晃,也算是散散心,放松一下这几天绷紧的心情吧!本来想乘公交可以饱览一路风景,但没有直达到外滩的班次。打车是很好的选择,正好又是遇到下班高峰,车行得很慢,师傅还算老到,直接上了延安高架,避免了拥堵,很快就将黄浦江展现在我们面前,观光堤上人并不多,对岸的东方明珠没有十几年前那么耀眼了,己被后来的上海中心、环球金融、金茂大厦遮住了光芒。这三幢巨楼呈三角对望成为上海新浦东的地标建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美中不足的是它们的下半身被其它建筑物遮挡,否则,放眼望去就知道什么是拨地而起,直穿云霄了!我们身后是十里洋场的外滩,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清道光年曾是英国的租界,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
我想第一次到上海来到外滩,视觉一定受到强力地冲击,超级振憾,二姐当然不例外,她一边欣赏这视觉盛宴,一边拍照留住这记忆!还将美景发给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当然与二姐自拍合影也是必须的,姐弟之间手足情需要留下需要珍藏。
第一次与二姐合影应该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记得与她的湖北庄对像照的,在兴化大马路一家有名气的照相馆,那时能到兴化城照相馆照像那知绝对是很奢侈的事,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我夹在他们中间,显得木若呆板尴尬,可能当时二姐不好意思与对方同框合影,将我拉进来可以缓解双方的不安和压力吧。后来那位男士提出分手,二姐用剪刀将对方剪了出去。这张照片不知在哪里,不过我的脑海里己刻下这历史的图片!
天色己晚,我们简单的吃了点东西,继续下一站"城隍庙",晚上晃城惶庙同南京晃夫子庙一样,正是最佳时刻。城隍,又称城隍神、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祀拜那些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景区,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庙也历经兴衰。夜晚的城皇庙灯光璀璨,五光十色,走上曲水桥,更是水波荡漾,荷花清清点水,微风起伏,漂来缕缕清香,有苏州陵园的巧思夺工,更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意境,头顶着月亮,人在桥上走,仿佛走进画中,真正使人桥水和谐统一,对于来上海的外地人,不到九曲桥上走一趟,就不能说来过上海,因为九曲桥有一种特殊寓意,赋予了一种文化意义,给人们一种吉祥、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期待。
第五天,我正常上班,约九点多接到胸科医院的电话,通知今天下午住进病房,明天手术,终于来了,我一点都不奇怪和意外,但内心还是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毕竟这五天的来回奔波和疲劳没有白费,有了回报总是令人欣慰的。二姐知道后也是释放了,再也不需要来回折腾了。这让我们昨天的外滩和城皇庙游玩显得更有价值和珍贵。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午吃过早中饭,我们就早早地往市区赶了,先到九O五取一下行李包,天空下起了小雨,但无法阻挡我们的终点,二点左右我送二姐到胸外科,目送她走进了病房。又到一楼小卖部买了病房指定的生活及护理用品。明天手术,术前前一天亲属签字是重要的一环,因我没有核酸检测,担心进不了病房签字,与澹台主任联系沟通后嘱附我到二楼手术室门口等待签字,心里的石头在放下来。
下午四点三十分左右,手术室大钢化门徐徐打开,一位高大帅气的青年小伙面向着我,虽然戴着口罩,凭直觉站在我面前的就是谵台主任,他示意我进来,走到在门口附近的一台显示器,二姐的病例报告立即呈现,谵主任跟我简单介绍了病情和手术方案:先切除左肺9mm的毛刺结节,立即病理室化验,半小时后报告结果,如良性手术立即停止,对今后生活无影响,如恶性继续行左肺上叶切除根治术并切除周围的淋巴结。并告诉我需要进口切肺机切除左上肺,费用二万元且完全是自费范围。我完全赞同他的手术方案和建议,也十分信任这位博士专家和他的团队,他们完全有能力和技术获得这次手术的成功。随后我悄悄的把早已准备好的牛皮封递给了他……
第六天我提前下了班,赶住胸科医院,术前还要一项麻醉签字,我必须等他们,而不能让他们等我,估计中午的手术,我十一点左右就到了,同年妹妹己从兴化赶到了胸科医院,己做好了核酸检测,到明天拿到结果才能到病房陪护二姐,今天只能花钱找护工了。到下午三点多麻醉医生才找我签字,之前二姐己进手术室快二个小时了,我目送二姐进入了手术室,给她坚定的目光,鼓励她勇敢面对,告诉她:“”没事的,很快的,睡一觉就好了。”
我一直在二楼的家属等待区等候,我眼前上方二台电子屏不停地滚动地被手术者状况,"手术中","苏醒中","进入病房”。等待是令人焦虑不安的……
我想起了小时候二姐与我相处的往事,那年在朱庄读完初二,按流程应转到平旺读初三,二姐为了让我享有更好的教育条件,她找她原来读高中的乡中学校领导,让我插班就读。那年夏季二姐特地来学校看我,领我到商场买了一件涤纶的长袖,衣服又大又长,下面边沿拖到膝盖,袖子卷了好几层才看到手掌,穿上确实很舒服凉快,引起同学们的羡慕,足足穿了十年,那时的涤纶的衣料是比较时潮高档的。
我入伍当兵时,刚开始有一段时间极不适应军营的军事化管理和快节奏的生活,思想有包袱和畏惧心理,二姐经常跟我写信,疏导鼓励我,家书抵万金,远在北方的我从二姐的字里行间找到了鼓舞和力量,让我有战胜困难克服胆怯的勇气,在二姐不断鼓励和鞭策下,我爱军习武,业余时间苦读功课,后来受到嘉奖,入了党,也顺利地考取了军校。我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二姐的关心帮助鼓励,姐兄如父母,父母无文化,种了一辈子的田,高中毕业的二姐承担了照顾教育弟妹的重任。
二姐个头不高,小巧玲珑,能说会道,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在哪儿都能听到她的声音,开心爽浪的笑声常常伴随着你耳边,由于二姐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加上她开朗的性格,她的人缘极好,亲朋好友愿意跟她接近,甚至吐露心肠。每次初高中同学聚会,沟通协调组织都离不开她,号召影响力让人刮目相看。
二姐全家二十几年前就离开家乡,先后在苏州无锡做鞋帽销售生意,二姐内内外外充当重要角色,在市场负责销售计帐,掌握经济大全,物品摆放紧紧有条,忙而不乱,下班回家又做饭干家务,承担好妻子和好母亲的重任,年复一日,不辞劳苦。全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不知不觉在家属等待区大厅坐了三个多小时,突然收到谵台主任的电话:"在二楼吗?你来一下。"我几乎飞奔过去,来到手术室门口,二楼是敝开的,谵主任应该刚刚下了手术台,他站在那等候着我。"还不错,早期的肺肿瘤,己切除左肺上叶及周围琳巴结,毕竟还年轻,效果是不错的”。我很兴奋和激动,手术终可获得了成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尘埃落定,万事大吉!应该感谢澹台主任团队,感謝他们精堪的医技,同时我也敬佩二姐的勇敢无畏、镇定泰若的气势!一个多小时后,等候区大喇叭响了"王秋年家属,病人现在回病房"。我知道二姐己苏醒了,在手术室门口,手推车缓缓地被二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是麻醉师)推了出来,我看到二姐的表情相当自然,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手术成功"!我向二姐喊了一声,是鼓励更是祝贺,冲破黑暗后的黎明终于来临。
亲友们纷纷打来电话关心问候,虽然不能前来探望,但来个电话也是一种温喛。由于核酸报告明天上午才能出来,王同年明天才能进病房照顾二姐,所以今天的陪护只有请护工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后来二姐告诉我她被推进手术室后的情形,二楼的手术室很大,左一个右一个房间弯弯曲曲,像是龙门阵,令人恐怖畏惧。首先是定位,在高清影像中进行,针刺像一把刀冷冷无情,疼得心都快裂开了。从进手术室到手术开始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搁着一边,这段时间的煎熬是难以想象的,心里的压力和恐惧也是空前巨大的。手术前一位年轻个头高大的医生朝二姐点了点头,我想他一定是澹台医生了,点头传递着医患关系和谐和信任,"没事的,放心吧"!"有我们在!请相信我”!看来那牛皮封里的东西发挥了作用。有了它更使我踏实,更使我的希望预期增添了法码!
"醒醒了”!麻醉师的喊声让睡了二个多小时的二姐又重新回归了。
二姐身体恢复很快,手术后的第三天就出院了,当然这也是医院为了提高病床的周转率而推行的有力举措。二姐说许多急需手术的病人在门外等着呢!我只能感憾我们的大医院大少了,好医院太少了,好医生太少了,县市医院大手术不能开,中小手术开了又不太令人满意!
办出院时出示激活后的医保卡,工作人员说因为住院时没有同时出示,现在不能使用!冷冷的一句话又不禁让我挡在了门外,心寒不已!我说前二天拿来咨询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说出院时带来,现在又说不行,出尔反尔,不同的工作人员不同的说法,我再怎么解释说明是多余了苍白的无能为力的!
本来老百姓就看病难就医难,现在又来个医保卡激活,只无异使无助的从外地来的就医患者更加雪上加霜。激活是什么东东?异地看病异地结算就这么难吗?说白了还是各自为政,利益关系在作崇,有关政府医疗行政部需要为人民作想,为百姓利益为重,医疗服务改革势在必行,永远在路上,人们试目以待!
我目睹来之全国各地千里迢迢前来上海大医院求医看病的络绎不绝,门诊大厅、检查室走廊、药房、住院部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每天都有一张张期待盼望的面孔透过病房门缝向里张望,在他们的脚下有大包小包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他们为了等一张床位,已反复经受了重重折腾和磨难,为了省下高昂的手术费,住最便宜的旅社,中午啃个馒头和包子,几乎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不禁让我心酸落泪……【编者按】:一次特殊的上海之行,作者洒洒千言,字里行间充满姐弟之情,同时也通过看病的过程中的波折,反映了当下老百姓看病难的实际情况。在这里也真诚祝愿作者家人健康,生活如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