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400字

(2019-09-29 14:40:52) 读后感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400字

从去年11月份看到现在,历时100多小时,终于看完了这一套将近五百万字的巨著。一时想写点什么,却又觉得跨度太久,不知从何说起。

这本大秦帝国,从秦孝公时代,蜗居陇西开始,在六国的压迫下,求贤若渴,从商鞅入秦变法开始,一步步在战国时代,经历秦惠文王励精图治;秦武王短暂无能;秦宣太后,秦昭襄王拨乱反正,重回巅峰;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短暂三年平庸;秦王政,历经25年终究一统,统一之后11年,到达秦二世与赵高之流的暴政,天下反秦,只三年,二世被赵高杀死,立子婴再次为王,只不到三个月的事件,项羽破咸阳,尽杀皇族于渭水河畔,惶惶大秦帝国,从战国时代到统一历经七王,走了整整140年,却在秦始皇死后,二世仅统治三年后就此彻底灭亡。真是让人感慨唏嘘啊。

这是一部秦王朝从衰落到兴盛再到衰落的史诗巨著,也是一部六国角逐中原,争霸天下的巨著,更是一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论证时代。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先秦时代的风土人情巨著。我们一步步见证各个大家历经磨难后的成长与思想成熟,也能看到他们在掌握权利之后的欲望与沦落。

从秦孝公开始,从商鞅变法开始,这对君王与丞相近乎十分信任的搭配,使得秦朝能在短短二十年奋力直追成为大国,但是最后,商鞅却为巩固秦惠文王的统治,防止世族复辟的过程中,自请入狱,被五马分尸。整部秦帝国,商鞅如同圣人般的存在。让其他人在其衬托下,显得格外渺小与不堪。整个秦王朝的发迹,不管哪一代,其丞相将军到最后的下场都极其悲惨。像张仪这般能够全身而退的太少,到最后无论是魏冉,吕不韦,李斯,都经历过位极人臣的丞相巅峰后被赐死,灭族;还是战神白起,将军蒙恬等,都因为功高震主的猜疑也被赐死。最后在秦始皇死后,出现的权利真空下,被赵高这个宦官得势,以致最后赢氏皇族几近凋零,三公九卿,都被残忍杀害。以致刘邦入咸阳之后,都觉得将赵高处死的太便宜了。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秦王朝对六国的抗争与吞并,更是以法为本的秦政对以礼为本的王道的抗争。都说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各国其实都早已烂到骨子里,却将早早变法为强的秦,视为暴政,自己独守着旧俗与诸侯王道,将臣民视为草芥,奉承的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所谓的正统王道学说,对百姓极为不平等。而秦法虽严苛,却让人人都有了可以争功进爵的机会。这也是我觉得秦法好于王道。而本书对儒家学说的批判,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儒学自诩大家,其实极为自负,无论的孟子,还是后来的儒学博士,包括孔子后人,其实在那个时代都是极为虚伪,所奉承的仁善也不过也不过只考虑起世族利益。所以在那个时代,儒学就如同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最后,儒家博士如同两面派一边讨好秦二世,一边背叛了秦王朝。并唬的项羽极尽杀戮。以致到后来各大起义所反秦也都是因为二世徭役过重,杀戮过重,而儒学至始至终都给秦政扣上了暴秦严苛的罪名,并一直至今。

这本书值得再次看,看看吕不韦如何衰落,吕氏春秋所说的是什么才与始皇帝政道分离;看看嬴政是如何在方士的糊弄下一部部自己走向灭亡;看看李斯如何把自己的一首好牌打烂并造成了自己的惨死,以及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入赵高一样不能翻身;看看赵高这个宦官如何在权利的欲望下极其变态的从秦王政的忠仆转变为暴虐的源头。种种,这本书要说的人物太大太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