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河传》读后感_800字
(2019-09-04 10:26:54)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
萧红笔下主人公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却又是孤独的。成年人生活的灰色调和小孩眼中的绚丽多彩,反差很大。孩子的世界是清澈的、灵动的,多彩的,不知什么起渐渐褪了色成为单调枯萎的灰色,变得唯唯诺诺和木讷,人性也渐渐变得扭曲和麻木。书中把大量篇幅给了“小团圆媳妇”和她婆婆这一对角色上,“小团圆媳妇”为虚写,众人的围观,他人的介绍,旁人的议论,让读者一步步看到一个在愚昧专制礼教下受尽虐待最终致死的“童养媳”形象,使人心疼不已。她婆婆为实写,特别写抽帖时被索要钱财时的心理变化,活脱脱一个愚昧、吝啬、看似善良实则狠毒的“恶婆婆”形象,让读者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愚昧撕得稀巴烂。本书的第二场镜头对准了有二伯(有二爷)这个小人物角色,地位卑微却死好面子,人面大义凛然背后却胆小如鼠,满嘴仁义道德背后却偷偷摸摸,实则代表了当时多数底层国人的心理性格特征。第三个小人物冯歪嘴,看似生理有缺陷却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内心强大的人,是小城难得的一缕曙光,也是作者在绝境中的一丝希望。在众人指指点点谣言碎语中,在心爱的妻子去世后,带两个孩子顽强的活看,因为孩子是他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
《呼兰河传》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小天地、看小社会、看小人物、看冷漠又爱八卦的围观者,对关键人物的刻画把握是很成功的,没有道德说教似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让各色人物自说自话,作者作为天真无邪的“孩子”只观察只描绘描述的太极章法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评论。几千年来被专制礼教下层层束缚了的国人如被抽掉了灵魂和创造力的行尸走肉,愚昧自私贪婪胆小麻木,至今仍如挥之不去的幽灵在吞噬着今天国人的思想,如巨大的毒瘤虽经各种改造和运动仍没有消除,一切照旧仍是一潭死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