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04:51:21) 读后感 -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800字
一本生物进化方面的认知巨作,不仅从微观角度省察了达尔文进化论,同时提出了更具想象力和解释力的观点。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洞察力,严谨的逻辑和思想深度,加之惊人的想象力和深入浅出的论证过程,不断地颠覆着你对生命的理解。
有趣的是,书中有非常多的正反论证,即阐述一个观点后,既从正面做出来解释,又清晰地阐述了与此不同的另一观点,并认真滴剖析其逻辑错误或与事实不符之处,从而对自己观点进一步强化。作者对于一些并没有验证过的结论和猜测也会做直截了当的说明,这种为求真而努力又不失严谨的直率实在是对我胃口。
作者认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或者种群,甚至个体;而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基因。基因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方式就是为它们所寄居的生命体编制能够赖以生存下去的程序。从这种角度看,作者认为人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罢了。所以说生命的发展史就是以基因个体为单位进行了数千万年的博弈论。实在是新颖至极,妙!
本书中“自私”是不具有任何道德层面含义的,也是作者极力避免误读的地方。自私是基因在自然竞争中通过博弈所体现的结果。书中很多章节涉及到博弈论的内容都堪称经典模型,对比之下,之前读到的博弈论相关的书实在是相形见绌。本书提到了囚徒困境最初的模型,并给出了走出囚徒困境的一个方向:“重复博弈“下的“针锋相对“策略。“针锋相对”是善良、宽容的,它永远不会首先背叛,而且对待对方背叛后的合作亦会不计前嫌,但它有一个更值得回味的定义:不嫉妒。嫉妒是希望获得比对手更多,而不是追求得到绝对数量较大的收获。“针锋相对”策略从没有试图“赢得”比赛。它从未比对手获得更多的利益,因为它除了报复之外从未背叛。它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平局。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策略在与其他恶意或善意的重复博弈中胜出。
自然界中这样的博弈比比皆是,那些基因通过自然选择胜出并依然存活于今,所以自私的基因并不“自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