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_3500字
(2019-08-18 22:32:03) 读后感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3500字
《未来简史》干货笔记——自己整理
(一)学历史有啥用?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让我们相信,历史是必然的。但实际上,历史是一系列偶然的结果。
学历史的最大作用,是让我们更自由。
学历史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的可能性。观察让我们走到现在的一连串意外事件,就能了解人类的每个念头和梦想是如何实现的,然后我们就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编织不同的梦想,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选择,但能给我们提供更多选项。
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发端于改变历史,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重新想象未来。
不管你是希望工人罢工、还是推动宗教改革、引发新思潮、或是建立一个伟大公司、组建政党。第一步,都是重述他们的历史,讲好一个故事。
新的历史会告诉他们,“现在的状况并非自然而然、永恒不变,过去之所以那个样子,只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才创造这个不公平的引起你不平衡的世界,只要我们采取行动(重新讲一个故事、让人相信),就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才要讲述资本主义历史,马丁路德才要援引人权、平等,女权主义者才要研究父权社会的形成,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延续过去,而是要从过去解放出来。
(二)弄潮儿
想掀起一场革命,不要问“有多少人会支持我的想法?”而要问“我有多少支持者能有效合作。”群众往往是无序和盲目的,而有效率的小团体则能有效组织。
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1850年,全球九成是农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火车、铁路、电报,但一小群领导着工业革命的工程师、政治家和金融家、企业家就已经决定了九成农民的命运。
虽然,还是有数以亿计的人相信洪秀全、罗马教皇、印度教教主,但讲到那个时代,不会认为那是一个信仰的时代,我们谈到那个时代真正有远见的人,可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你认为当今的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很重要,请感谢他们,与洪教主没关系。
马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马克思努力地理解当代科技与经济的现实,没有忙着精读古代经典和祈祷上帝保佑,随着铁路的铺设、汽车的运行、烟囱浓烟弥漫,都市的无产者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而这些人的体验与诉求与神话时代的农民自然大不相同,为了响应这些需求,马恩研究起煤矿如何经营、工人的生存状况、蒸汽机的原理是如何影响政治的。
(三)问题与答案
历史上一直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目前已经基本被我们控制住了。
知识经济:
全球经济导向从物质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军队占领硅谷毫无意义,人才和高科技公司可以迁走,好的方式是,和平贸易。
死亡是一个我们能够也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
人类升级为神,三条路径: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有种悖论是: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马克思曾预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将日益激烈,最终无产阶级会胜利,但资本家也在读他的书,有些国家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后,改善了工人待遇,提高他们的政治权利,最终马克思的预言没有实现,英法美没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宗教最在乎的就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生产征伐。
21世纪,我们还会创造出比以往更强大的虚构概念以及更极权的宗教,在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协助下,这些宗教不但会控制我们,还会塑造我们的身体、大脑、心智。
(四)但这就是有用,即使到头来,一切都是故事
智人比其他动物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大约七万年前,一次基因突变,让智人能想象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虚构的现实。
不管圣经的世界观错得多么离谱,却能为大规模人类合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盲目信奉这些故事,也就意味着人类往往为某些虚构实体的荣誉而努力,而不是让真正拥有感受的生命过得更好。
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在《古兰经》、《论语》、《圣经》中都不能找到解答,因为古代的圣贤们,都不懂计算机、基因技术、纳米技术。
智人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织出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
朝鲜与韩国的巨大差别,是因为南北方相信的是两套截然不同的两套故事。
我们的认知,是因为被一张稠密而且强大的意义之网包裹,约翰生于中世纪,他会以作为一名骑士,参加十字军东征而无限荣耀,即使牺牲,因为他的父母、邻居、美女、国家都认为应该清除异教徒,虽死犹荣,可以进入天堂。而今天,我们认为这些没有丝毫意义,中世纪的意义之网已经拆解了。
法老、猫王、耶稣、他们不只是一个生物体而已,他们是一个故事、一个神话和一个品牌。
如果坚持一切都要百分百现实,绝不加入任何虚构,宗教的追随者也不会太多。
如果用时光机让科学家回到古埃及,就算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可以戳破古埃及的一切虚构,还是无法拥有权力,如果他可以运用知识制造枪炮,就能在面对法老时占据上风,但他同样需要奴隶开采铁矿、硝石,如果你真这么想回到古代当帝王,欢迎乘飞机到阿富汗,在那里好好施展才华。
(五)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政治认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自由主义艺术认为,观看作品的人觉得美,就是美。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自由主义伦理认为,只要感觉对,就该去做。自由主义教育认为,我们要自己思考,不要盲信标准答案。因此,情人眼里永远出西施。
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让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就能增强动机和进取心,而这在战场和工厂都大有用处;妇女的地位权利提高,也是因为妇女在工业时代可以参与众多领域。
几千年来,我们讲到战争,看到的是神、皇帝、将军、英雄,但在过去一个世纪,注意力转移到小兵和他们的体验上。这些原本天真的士兵离开战场后,就会成为更聪明的人,不再相信政客、电影中的花言巧语与理想,而只有泥泞、流血和死亡的气味。
进化人文主义
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优越,最适应环境的人就该胜出,贝多芬谱出的曲子就该比艺术生或者雨林中未开化部落的舞曲好,大卫像就该比我妹妹做的石膏像好。
(六)量化自我
对于军队和企业而言,智能是必要的,意识是可有可无的。
所谓“感觉”,生物是算法,每种动物,都是各种有机算法的集合,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自然选择而成。
人类的大部分决定,包括择偶、事业和住所的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的,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欲望也只是神经元的某种放电模式而已。
计算机算法可以颠覆的行业:
1、驾驶(优步只需要一套算法和几名工作人员就可以调度数百万司机)
2、股票交易/
3、律师、侦探
4、教师
5、医生、药剂师
6、作曲
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利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机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政治不平等。某一套算法就能自己拥有一个运输帝国或是创投公司资本,甚至,算法会取代“法人”,成为人格化的个体。
外部算法理论上有可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算法觉得美,就是美。
通过数据,认识自己。
人类如果遇到重大抉择,可以考虑放下自己心理上的判断,依赖算法、数据的抉择。
数据处理系统
资本主义采用分散式处理,苏联采用集中式处理。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苏共中央是没法处理所有数据的,虽然可以造出核弹,但不能造出微软和苹果。
资本主义成功的秘诀在于信息在几百万消费者和生产者、企业家、科学家之间自由流动。
我们会很愿意成为数据流的一部分,即使代表放弃隐私,自主性和个别性。
现代的新座右铭是:“如果你体验到什么,就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下什么,就上传,如果你上传了什么,就分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