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彷徨之刃》读后感_900字
(2019-09-01 15:46:59) 读后感 -
《彷徨之刃》读后感900字
2018 no.8
这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知道了凶手是谁,虽然证据并不确凿,但重点从头到尾都不在寻找证据上。
东野在这本书里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位青春可爱的女生,在烟火大会结束后遭到劫持,被两个未成年男子强暴并杀死,然而由于凶手没有成年,即使受到审判也只是判处几年刑期而已,看到女儿受虐录像的父亲愤而开展复仇行动。
书中所有的人物故事都在一种怀疑和彷徨的态度中进行,法律到底在维护谁的权益,因为考虑到未成年人那50%改过自新的可能,就可以无视受害人家属的痛苦了吗,年轻人的恶到底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罚?在父亲长峰的复仇过程中,有周刊和律师的争辩,有警察对执法方向是否正确的犹疑,有帮助他复仇的民宿老板娘,有期盼他复仇成功的其他受害人家属,有或声援或指责他的社会大众。所有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到底该如何惩处,或许仅凭理性,可以说法律自有公正的处理,个人不能违背法律作出同样犯罪的事情,但细想,法律又是无懈可击的吗?彷徨之刃,说的就是法律和执法力量这把利器是否指向了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正确,又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正义之刃。
日本福田孝行杀人奸尸案就是类似此案的真实案件。福田孝行闯入民宅,杀死一位女子并奸尸,旁边11个月大的婴孩爬到母亲身边,也惨遭杀害。由于凶手未成年,不只是在审判过程中处处注意维护他的情绪和权益,最终审判结果也只是少管所管关押几年而已,福田孝行甚至在写给别人的信件中称,只是像公狗看到中意的母狗,就骑上去了而已,亵渎死者,毫无悔改之意!
种种事实发人深省,在中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满14未满16周岁只对8种重大刑事案件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或许听上去很遥远,但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正如书中父亲长峰所说,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共犯,因为从未对这个群体和他们的犯罪付诸关注,公众的漠视成了他们的帮凶。
在柴静的看见里,有因为买高铁餐没有发票而把铁道部告上法庭的普通人,他说,如果没有人关注这种小问题,所有人都视之为理所当然,那我们的权益都将慢慢失去。关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书里最后的结局悲伤且令人感慨,这或许也是东野给我们留下的探讨空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