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褚时健传》读后感_1700字

(2019-08-24 12:10:01) 读后感

《褚时健传》读后感1700字

【时代的探路者】
我记得看到褚时健后来才知道自己夫人被抓到河南监狱去,女儿在与母亲同一个狱中自杀,褚时健没有如一般人情绪失控般大喊大闹,依旧正常在玉溪卷烟厂行使职权时候,被有些人在背后说他冷血,眼泪差点掉下来。为这样经历一世沧桑,将所有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事业当中,冷落家人,却将爱一直深藏心中的褚先生而难过。
他是成长在抗日的环境下,经历内战,以及建国之后所有的内斗,当然还有改革开放的大潮。他像一个战士般勇敢地活着,将一个个行将惨败的企业起死回生。作为一个19世纪20年代生人,却有着在如今看来都无比开放的思想,秉承质量第一,企业以盈利为本的理念,从上世纪50年代下放到农场,将无论是农场还是后来的糖厂,烟厂,都能在短期内扭亏为盈,建设为标准化的企业,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先生。
在如今看来,他算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吧。虽然书倒是没读多少,但是脑子灵活。从10多岁,帮忙家里酿酒开始,就极具有成本意识,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发现问题,进行改善。让他不断地优化程序,控制成本,提高利润。面对问题,死磕到底,这也正是他的经营之道。
褚时健先生深信在新政府的引导下,人民会越来越幸福。所以,他将国家奉为至上。哪怕是面对内战和反右,在艰苦的条件下,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换来精神的丰腴。只是,他未曾想到人民内部斗争层出不穷,让他对政治失望。与其人与人互相争斗,倒不如搞好经济建设,大家吃饱穿暖来得更实在。
也正是他的搞好经济的想法,让他在任何时候,尤其是三年经济灾害期间,在农场自己养猪,种菜,让大家过上每周都能吃上猪肉的日子,以及文革期间,不参与打斗,众享劳动成果,才能让他安然度过这漫长的文革岁月。只是,政治,越发在他心里为不可言之的东西。
褚时健,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求精益求精。同时,思想又及其开阔,不受制于现有的条条框框,敢于挑战现有制度体系。虽然他是个不乐于从政的人,但是他又深谙人心,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的心。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面对计划经济,国家全面管制,褚时健能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干之事。谈判的时候,总是能将政府官员说服,去支持自己。这不仅说明他对谈判之道甚是精通,同时,也说明他真的是将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放在上面。他不屑于从政,但是他与政府打交道又是游刃有余。
一辈子都在和农户、工人打交道,他更懂得将这些人的生活搞好了,他们有动力,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所以,他将企业带得蒸蒸日上的同时,周边人对他给予人民的好,更是将他个人的口碑推广出去。所以说,认真踏实做事,为他人着想,收入和口碑将纷至沓来。这也是为什么他做牢狱的几年,不像其他落难之人避之唯恐不及,相反,总是有人看望他,出狱的时候,曾经合作的朋友客户,家乡的百姓,送来的钱财竟有百万之多。甚至出狱后,要开始创业,褚橙的诸多资金投入也是其他人乐意帮他的。人大概活到这个份儿上,也此生无憾了吧。
褚时健先生一辈子做的几件大事儿,几乎都做成了可笑傲群雄的品牌。他一旦决定做,就确定目标,坚决执行,哪怕遇到任何困难,都极力促成解决。将糖厂,烟厂,褚橙都能够视为工业一样去做,标准化,确保投入产出比。每个行业他都能深究,掌握技术和管理,拥有战略性眼光,全面布局。这哪里像是一个20年代的人呢,在如今看来,也是个拥抱变化的现代企业家。
也正是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家庭和爱人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爱护,才让人略觉得遗憾。一辈子那么长,而有那么个夫人陪他走过半个世纪之长的艰难困苦,老来相互依偎,这么说来,更是难能可贵。
本来在没读这本传记之前,觉得贪污就是贪污了,为什么如此多人为他洗白,甚至推崇他。看完之后,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是改革开发一代的探路者,引路人,开创了众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如果说因为人性的“贪”或者不自知,那么他的确应受到处罚。可是在那样一个变迁的年代,他或许也只能算是体制的牺牲者。毕竟他一直秉承的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经营理念,在他身上一直没有得到体现。
他的聪明,豁达,远见,让他成为一代传奇之人。和妻子马静芬一样,面对世事变迁,家庭沉浮,能坦然相对,这是一种我们毕生需要学习的人生态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