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1 03:47:30) 读后感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其又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也正如东坡所言:“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这样一本传记,处处透露着作者对苏东坡近乎极致的褒扬,也是让他的“浩然之气”再一次复燃,让我们不单单记住这个名字,不仅仅背得他的诗词,而是从这个人一生的主要遭遇,来回味其人格之伟大。

虽然作者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譬如最露骨的尊苏抑王、略夸张的叙事推断等,如若是单论史料,存在着不严谨、不真实,掺杂了主观臆想、刻意描述。但,这难道不是作者写此传记的目的吗?对苏东坡的推崇与敬仰,是对一种完美人格的追求,也是作者在向西方展现中华文化。建立于史实之上的美化,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去了解,去探寻的。

读完此传,略有以下体会:

1.任何伟大的人格,都并非极致的完美;但人格的亮点,必定堪比日月之辉,纵有阴霾,难掩其光。

2.任何个人,可谓沧海一粟,纵使能够矗立在时代顶峰的风云人物,对其评价,也须顺时顺势,只因“世异则事异”,今是而昨非比比皆是,以你我今日之眼光,视他人昨日之功过,难以窥全。

3.天道难以颠覆,虽有微调,“理”字依旧。所向往的圆满生活,所推崇的完美人格,所追求的天下大同……这些不言而自明。在这些面前,孰是孰非、执黑执白、谓得谓失、为公为私,总会显露无疑,不管现实如何黑暗、人心何等复杂、认识怎样有谬,在历史的长河里,真相就是真相。

4.一个国家得以流畅运行,在于上下贯通。然而,截至目前,从未有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组织(包括国家在内),能做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并行不悖、毫无分歧。

5.国民所想,与国家所向,往往存在偏差,原因在于资源不均衡与信息不对称。国家对于国民之期望值,常常高于国民之于在地化国家的期望,尤其是在这个国家中,处于相对弱势,能调动掌控资源相对较少的那些群体。但,在这种矛盾拉锯之中,除了极极少数的极端之外,国家与国民在一条主线上是一致的,也即民冀国安、国望民宁,这是毫无疑问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