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信》读后感_800字

(2019-08-22 02:55:19) 读后感

《信》读后感800字

比起推理,我更喜欢看东野圭吾写人物心理,平淡的故事,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但从中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却值得深思。

主角直贵,因为哥哥刚志杀人,生活变得一团乱麻,音乐、学业、爱情、工作乃至后来组建的家庭,无一幸免,于是对哥哥带来的包袱感到烦恼,甚至有些怨恨,对于哥哥每个月按时寄来的信,不仅不想回信,连收到都觉得是累赘,于是搬家来逃避现实。说起来确实不幸到了极点,哥哥的错,为什么要让他来承担后果呢?但是他人生中出现的贵人们,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仓田、梅川老师、寺尾、平野、由实子,都用他们的真心帮助着这个苦命的人。

书里描写了一系列由偏见发生的事情,对于被偏见的一方,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社会性死亡,比如直贵和刚志,他们是被社会贴上标签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一旦被人发现贴着这种标签,就只能等待着自己应得的人生,刚志只能在灰色高墙筑成的牢笼里忏悔,直贵在外面的世界被人歧视。偏见不会没有,而且也不总是坏事,比如对待普通人和天才,分配到的资源就应该有所不同,对一个没有前科的人和劣迹斑斑的混混,也应该区别对待,这的确是偏见,但人类社会所遵从的优胜劣汰自然法则说明偏见和人类本就是相伴的,问题是,在这个基础上应该怎么做?当被迫社会性死亡后,平野给出的建议是恢复与社会的相容性,像建立蜘蛛网一样增加和他人的联系,于是直贵放弃了逃避,也认清了自己必须接受这个惩罚。对于实施偏见的一方,也不能责怪他们不通人情,想置身于远离罪犯的地方,这是非常正当的做法,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保护自己的利益。

刚志因为爱而抢劫杀人是不能被认可的,社会有它不可触犯的原则和底线,偏见也是为此而生,当冲动酿成恶果后,除了接受惩罚,不断忏悔,别无他法,毁坏别人的人生,自己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