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长恨歌》读后感_1000字

(2019-08-17 03:45:53) 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1000字

读小说很久没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了,《长恨歌》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沉浸感。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柔美充盈在每个字、每个句子和每个章节中。在快节奏的当下,试问那一个作家还能有时间体味、描摹人物的内心,哪一个读者还有心情在别人的故事里徘徊、逗留?王安忆以她者的视角描写王琦瑶40年的情与爱,开篇四个章节铺陈弄堂、流言、闺阁和鸽子这四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主题词,王琦瑶生活的场景呼之欲出,也为她一生的命运埋下伏笔。她注定是要被流言包围,走不出弄堂,生活在闺阁中,一切的隐密都逃不过鸽子这样城市精灵的眼睛。小说开篇,王琦瑶去片厂看热闹,一个女人表演被杀死在床上,结尾处王琦瑶被杀死前又出现了同样的场景,首尾相呼应,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早就预示了她的结局。这样的设定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尽管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但这些描写是克制和冷峻的。王琦瑶的内心是有强大隐忍力的,她虚荣同时有着强烈的自尊,她洞察时局的变化和人心的微妙,就能坦然接受一切变故、变心和所谓的无可奈何。通篇读下来,竟然有王琦瑶在讲着“王琦瑶”故事的感觉,王琦瑶像是在说着别人的故事,她摈弃了理所应当的悲伤,没有一丝一毫地颓废,要强、讲究地活着。尽管从1946年到1986年这四十年时代风云的变化,在这部小说中也成了忽明忽暗的背景。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谈到“影射政治没多大意义,刻画人性才有长期价值”,《长恨歌》重在刻画了人性,另外出现在王琦瑶周边的男男女女展现出了上海不同阶层人物的众生态。
读《长恨歌》同时,在网上看了2017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的《血观音》。影片讲述了一家三位女性周旋在权贵之间、被撕裂的亲情,内心的煎熬和折磨。影片处处有伏笔,引而不发,含而不露。与《长恨歌》一样,都是描写女性心理的作品,《血观音》中的三个女人都在渴望爱的心境里盘旋,妈妈为了情人升迁不惜毁掉亲生女儿;大女儿棠宁在外八面玲珑、对待男女之情逢场作戏,却一致在渴望妈妈的关爱,小女儿棠真从小耳熟目染,少年老成,情窦初开却被自己喜欢的人强暴,追求爱情未果,心态失衡。成人后的她心硬如铁,对待养大她“妈妈”进行着无情地折磨。同样,王琦瑶也是期待爱情的,只是她很快就辨清了对方的真情还是假意,对方的纠结和无奈。她渴望爱但是更加自爱。女人们往往是在渴望一些并不真正存在的感情,因此到了最后,无论怎样都是幻灭。快乐是转瞬即逝的,幸福本质是虚伪的,唯有生活在流动,上演着别人的故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