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刀锋》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4 17:27:24)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400字

三个词来聊聊这本书——立体感、道德感、疏离感。看过《刀锋》的都知道,小说第一人称是一位名叫毛姆的作家,而整篇小说都是本文作者毛姆借“作家毛姆“之口说出来的,他即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记录者。


“立体感”

毛姆笔下的人物,每个都鲜活立体,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判断的标准取决于看待的角度,这就是我想说的人物形象立体感。

伊莎贝尔,对苏菲下圈套诱惑她继续嗜酒,苏菲也是因而再次堕落最后不得善终。伊莎贝尔对苏菲带有敌意,对她的丧生没有丝毫同情。可是除此之外,全文看下来,她的优雅美丽是真,聪明有追求是真,坚强不屈也是真。

艾略特,可以说他虚荣世故圆滑,当然也能说他为人处事得体,流连在欧洲上层社会,他必然有他的人格魅力。对待自己的亲人,艾略特 处处表现了善良和真诚。

如果要说人以群分,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作家毛姆”呢?他也游走在上游社会中,一边和艾略特做着“不交心的朋友”,一边欣赏和敬佩拉里,细想,他可从头到尾都没跨出过自己原来的圈子。


“道德感”

“亲爱的,我的道德感非常薄弱,”我说道,“我要是真正欣赏一个人,就算他做了我反对的坏事,我还是照样欣赏他。你的本性并不坏,又优雅迷人。我晓得你的美貌背后,反映着完美的品味与无情的固执,但是不会因此就产生反感。只不过,你如果要让人完全着迷,还缺少一样特质。”她面带微笑,等我说出口。“温柔。”

这段对话临近小说尾声,发生在作家毛姆知道了伊莎贝尔设局引诱苏菲嗜酒离开这个真相之后。看到这里会有很多人对伊莎贝尔反感,毕竟她的所作所为间接害了苏菲,但直白来说,我依旧一点都不讨厌伊莎贝尔。

我想,和毛姆一样,我对“人”的道德感也相对薄弱,只是对“事”的道德感比较高。

会很讨厌某事,但我没办法因此彻底厌恶做这件事的人。简单说,我不轻易把一个做过“坏事”的人归纳为他是个坏人,潜移默化地很可能会对他有新的看法,但我的道德感没能强到由此不把他当朋友。文中,毛姆对伊莎贝尔也是如此。


“疏离感”

精神和物质有上下之分吗?我说没有。

月亮也好,六便士也好,个人选择而已,没有好坏之差。

看主角,经历了好友死亡事件后,他的世界观被震撼,开始思考人生想找出答案,寻找之旅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金钱物质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就像僧人,眼中一切皆为空,不在意人世间的一切纷扰。可拉里一点都不做作,从不强迫他人接受和他一样的想法,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拉里,最特别的地方,不是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而是他即使不屑金钱至上,他也不会对这些人目露鄙夷。

每次身处宴会,合身的礼服、优雅的仪表、得体的谈话,他不会故意表现出格格不入,但你看他的眼睛就能知道,这是个带着点疏远感的“局外人”。他不主动排斥主流社会中的虚荣世故,只是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身处局内的人,然后用颗平常心来接受他们。

不经历一些事的平凡人很难明白如此境界,可反过来想,他们可能也不懂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为何如此看重钱和名等身外物。


对大多数人来说,安然度日,人生的意义就是过自己喜欢的日子,一份不算糟的工作,赚来的钱买喜欢的衣服吃喜欢的饭,和喜欢的人一起看喜欢的景,偶尔闲暇想想人生,研究下哲学。要知道,很多人不努力就没有六便士,而月亮,他一直都在,只要肯抬头,总能找到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