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读后感_1100字
(2019-08-20 18:31:01) 读后感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读后感1100字
妥妥的五星,应该早点开始读的。
第一,作为一本译著,作者能把文中优美的景色用汉语表现出来我觉得难能可贵,画面感很强。比如塔拉庄园的样子,林荫大道,白房子,千亩棉田,战后遭焚毁的亚特兰大,百废待兴重建期的亚特兰大。同样的还有人物的描写,从穿着,饰品等,栩栩如生,与人物性格相合相配。似乎有点像红楼梦里人物穿戴的描写。
第二,悲剧才是美。以前看过一篇关于李清照的文章,作者称其为乱世中的美神,她同样经历战争后国破南渡,夫死家亡,改嫁遭离弃的悲剧人生。但她思考人生,感怀思绪,将内心悲凉融入词中,最终成就一代“婉约词宗”。年幼的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后期的她却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艺术诞生于悲剧,从而具有美感。相似的人生起伏,却在跌入谷底的磨难中都焕发出人性难有的光辉,我想这种强烈的反差是悲剧美摄动人的根源。书中几个关键人物的死亡也是高潮迭起的所在。
第三,梅兰妮。梅兰妮才是真正的符合“佳”的标准的乱世佳人吧,斯嘉丽对她内心充斥冷淡,与其丈夫私下有亲热之举,她却选择不信,还与为她说出真相的人决裂。我在思考,为什么梅兰妮如此爱斯嘉丽。战争中助其产子,战后对其接济是一大原因,另一原因在于梅兰妮内心满是阳光,完全容不得黑暗的物质,是善举的倍增器。所以她看到的都是美好,相信的都是善良,所以她爱人,人们也爱她。只可惜斯嘉丽醒悟的太晚,她不知道最弱小的身躯中却蕴藏着最强大的信念。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现实中就不抱希望了,为了蝇头小利就能争破头皮,勾心斗角,相互算计,谈何面对不被接纳时还能坚持的真心相待。
第四,肯尼迪的死。看到肯尼迪死了我是震撼的,虽然是配角,但他的死像是颠覆了之前对他的认知。最初认为他懦弱,多疑,虚荣等,斯嘉丽嫁给他可惜了。但她在妻子被穷白佬和黑人欺负后,面容平静地去安慰她,内心却怀着惊雷瞒着她准备报仇,哪怕是慷慨赴死。这是一个为了信念而生,死得其所的人,他的懦弱只是内心原则性的东西未被触碰而善意地妥协,当最珍视的东西被侵犯时,他敢于做最真正的勇士。三K党的做法和白色恐怖中的中共地下党一样,为了超越生命的信念在恶劣的环境下不屈不挠地抗争,值得敬佩。
两个主角全面立体,优劣善恶十分明显。文中对于男女地位,党派斗争,种族差异,人性贪婪等社会问题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深刻入骨。比如女人做生意出色了就受人鄙视,甚至主要来自女人。
不愧是名著,只有读过感受才最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