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女的故事(同名美剧原著)》读后感_900字
(2019-10-07 12:38:08) 读后感 -
《使女的故事(同名美剧原著)》读后感900字
阿特伍德真是个天才。个人觉得,这本书从文学性和完整度甚至思想深度上都远超《1984》和《美丽新世界》。
作者的文字是那么充满灵性。几乎每句每段都通向无休无止的联想,意象四溅,意义像大树枝叶一样自行生长舒展,本意,联想,暗示,然后到对立面的反思,层层铺叠,哦不,是同时铺开,仿佛一道汁水饱满的美食在嘴里同时爆开,还会不小心被烫一下。然后一想到这只是中文翻译过来的文字,就不得不惊叹,原文该是多么的意义丰富,精妙绝伦。
关于故事,作者并没有老老实实的铺垫这个未来世界的种种大背景,完整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然后按时间顺序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她只是在时间里自由跳跃,从未来的未来出发,用一个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使女的自述来构建整个科幻背景。于是,讲述中充满跳频,回忆中的回忆,个人极致细微的感受,阳光的移动,树叶和草叶和蒲公英,窗帘,和母亲的吵架,静静地走过楼梯时大钟的滴答声。这给了本书一种奇特的风格魅力。
科幻小说都想做到仿佛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阿特伍德在这点上做得很好,而且相当高明。当然这有赖于她只用历史曾发生过的事实作为这个未来社会的事实。这让许多人觉得,书中的故事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极有可能,并就在不远处。和上文提到的两本书不同,阿特伍德批判极权的同时,基本上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反思,这使得个人思考得更深刻,极权有它发生的具体途径,并不是从天而降,而且其中某些逻辑也不是毫无道理,如果是你,当时也很难笃定的选择。
这个故事无疑很好看。和剧版相比,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影视和小说的区别。小说特色在语言,情节本身更平淡也更令人绝望。主角本身毫无希望,她既没有逃跑也没有反抗,甚至还一度沉溺妥协。别人的反抗比如炸毁大楼都是她臆想的,她的朋友也没有逃走,而是下落生死不明。她再也没见过她女儿。剧版做的改动很大,把她朋友们的逃跑行动改到她身上,炸毁大楼也真是存在,她的朋友和丈夫都逃走了等等。到剧版也神奇的保留住了原著凝重绝望的氛围。很佩服编剧。坐等第三季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