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失格 读后感 (6)篇
(2019-07-16 05:03:17) 读后感 -
作者:太宰治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1)篇
再次看完这本书,对于开篇的写法依然印象深刻。主角像一个蜗牛,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壳,龟缩在里面。小时候是家人,后来是情人。他凭借着这仅有的关系维系着,轻轻的依靠,但却并不用力。因为他不敢。壳内的软体太过敏感,他害怕一碰就会冒血。但一直不碰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用酒精麻痹自己,这样即使流血也不会感到疼。
他逃避路上所有的东西,到后来发现挡他去路的东西太多避之不及,所以索性遮蔽自己的双眼,不去看路上所有的东西。盲目的前行,看起来无所畏惧。但也只是看起来。他恐惧一切包括自己。
21世纪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词——恐怖主义。践行这一信念的被称作恐怖分子。他们是人类的公敌。因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采用同归于尽的手段把一切美好都打碎。书中的主角(或者说所有的自杀者)在我看来也是恐怖分子。大众所熟悉的恐怖分子是与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人们)同归于尽,而自杀者是对自己。前者审判别人,后者审判自己。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弱者,都选择归于虚无,都选择了终极的逃避。
然而让旁观者无力的是,即便你认为他们没有这样做的权利,但是他们确实拥有这样的权力,同样的事正在这世间的各个角落践行着,过去,现在,未来。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2)篇
“曾经有个师傅跟我说:“不要让那些悲催和惨烈的画面进入你的眼帘,一旦进入,就会被脑神经立马吸收,然后会被储存在大脑,会像电影的镜头一样反复在你的眼前播放,从而吸引它的同伴进入你的血液和骨髓,就像磁场法则一样把你吸引进去,会伴随你的一生,如一场恶魔,会嚼要你的肉体,侵蚀你的灵魂,永不安宁”。所以,读物也需要选择,如果你的内心是脆弱而黑暗,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么请你远离这类黑暗学和血腥的书籍,不要让书籍让你变得更加阴暗,雪上加霜。”以上这一段话都说得特别的好,就像是你是一只活泼美丽而又天真的兔子,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喜欢上了一只从地狱深处来的兔子。因为爱,你没办法让自己离开那只阴暗的兔子,于是你向他靠近,越坠越深,以致无法自拔。终于你也沾染了这种气息,这些如同致命的毒药,一点一点侵蚀你,奈何天真的小白兔没能抵挡,也就从此失格。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爱的兔子抚平了那只从地狱深处走来的兔子内心的伤痕,让他感受到爱,那么他的黑暗终究会幻化成如同黑暗般浓烈的爱。两只兔子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3)篇
6.9-6.12 其实我没太看懂,但总感觉,就像《被嫌弃都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生而为人,对不起” 。
丧失为人的资格,想来也是绝望而心酸的。好像来一世,还没看过太阳,却走到哪里都是乌云密布。
好像总要用一种极端的方法才能,勉强活下来,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看不到生的希望。
我们能做的 只有好好爱自己,好好对别人。[爱心]生而为人 我很开心
[玫瑰]
畏葸是一个词语,拼音是 wèi xǐ,释义为葸,畏惧。畏葸,畏惧,害怕。
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战栗。
一旦别人问起自己想要什么,那一刹那反倒什么都不想要了。
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
唐诗的五言绝句里,有一句叫作“人生足别离”。我的一个前辈把它翻译为:唯有再见方为人生。的确,相逢时的喜悦乃是转瞬即逝的情愫,而唯有别离的伤痛却刻骨铭心。即便说我们总是生存在惜别之情中,亦绝非戏言。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是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4)篇
该书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多少带有写自传的色彩,太宰治自杀过五次,确有与女招待自杀等书中提到的很多内容。叶藏是一个单纯而又极端的孩子。他正如少时的我们一样,不明白成人世界中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不明白为何人会突然动怒,到底哪张面孔才是他真正的面目。只好不断的隐藏自己,封闭自己的内心。用自以为是的“搞笑”取宠讨好他人,求个自己表面上看上去是正常的,不敢拒绝别人给的东西即使自己真的不喜欢。太宰治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有种鲁迅狂人日记的感觉(后来查到他研究过鲁迅的作品)。但鲁迅作品表现出来的是抗争(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太宰治表现出来的是懦弱,无法拒绝他人只能在心中任由魔鬼膨胀,恶性循环,让自己的人格不断极端丑化。这本书是二战后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很沉重,就像鲁迅狂人日记中发现他们都在周围的人都想吃自己的那种感觉。日本经济低迷,国民陷入莫名的恐慌中,这种氛围本身就令人压抑。太宰治自杀死亡,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人间失格”吧。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5)篇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情节上并不吸引我,作者露骨的坦诚时常看得我心头一惊:很多话或许也曾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过,只是一闪而过,然后又被理智的幌子轻轻拂去。其实本无所谓理智,因为我们总是会有妥协,有权衡,有约束和限制,最终成为“社会”上的人,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人间失格》的存在就是在否认这种“理所应当”,叶藏表面上总是在压抑自己取悦别人,实际对自己无限放纵无所顾忌,最终把人性划出血淋淋的大口子,掏出一坨懦弱给你看。
笔触细腻,随时透露出带着寒意的绝望,这种绝望让人无法理解却又显得格外真实。我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种过分的真实令人害怕,也或许是因为,生而为人,本就不该想得太过透彻。这种将人性的软弱和黑暗以极端化呈现的方式自有它存在的意义,但着实让我喜欢不起来。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是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可是就算在挣扎中冒出血来,也好过眼睛一闭自我放弃。
人间失格 读后感 第(6)篇
太宰治的语言诙涩幽默,字里行间总透着一丝自嘲,对女人的自嘲、对生活的自嘲、对社会的自嘲、对世界的自嘲,尤其是对自己的自嘲……我很想知道一个自杀四次未遂的作者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在一次次自杀未遂后活下来,在人间失格这本书完稿不久,太宰治就实行第五次自杀,并终于如愿以偿了。所以该书可以看成是他一生的缩影,书名也颇有深意,“人间失格”,暗喻自己是一个丧失做人资格的人,在书中他用主人公自我嘲讽的形式讥讽生活,他用丈夫的身份讥讽愚蠢的妻子,他用妻子的身份讥讽庸俗的丈夫,在两性生活关系中,人们总带着形形色色的讽刺和暗语,苟活着。说实话,我们都是“人间失格”,从我们长大踏入社会那一刻起,我们都丧失了做人的根本资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