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9 05:21:14) 读后感 -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部向经典名著《红楼梦》致敬的青春之歌。应了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当年他们年轻,美貌,执着,勤奋,纯粹。最重要的是,非常幸运的被命运选中,沐浴在电视剧刚刚蓬勃兴起的春风里,演绎了中国迄今为止无可超越的经典名著《红楼梦》。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绝对都是风口上的猪,在四年中挥洒青春,尽情演绎,有情怀有追求,有老一辈艺术家的倾情栽培,有年轻人的友爱互助,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理想而奋斗。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四年呢!尽管在演绎了这样的经典之后,他们无一人再能超越这个艺术高度,但人这一辈子能赶上一次这样的机遇就足矣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30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德艺双馨的大师们几乎都已相继离世了,曾经两小无猜的小伙伴们也天各一方,甚至生离死别,曾经青春稚嫩的容颜现已饱含沧桑,唯有演绎过的经典依然铭刻在几代人的心中,隽永清晰,正如王立平先生所说的,经典不是砸下多少钱,派出多少人,下了多少命令,喊了多少口号,就能称其为经典的。经典势必是要经过岁月的磨砺,无数人的挑剔对比,千锤百炼之后依然历久弥新。
80年代初,人们的思想终于得到了解放,精神生活在经过极度的贫乏之后,无比的渴望着文化的交流与浸润。这时国家批准拍摄四大名著的电视剧,可以说是一件文化大事际,泽被后人。在中国文化荒芜了十几年之后,上至80岁,下至8岁,可以没读过这些名著,但是通过电视剧至少进行了最初级的扫盲。
犹记得当初守在电视机旁边,一共只有两个频道,电视剧更少的可怜,绝对的播一部就火一部。那时播的水浒,聊斋至今历历在目。红楼梦,西游记更是每年假期播放的保留剧目。不过红楼梦即使看了一百遍,还能再接着看一百遍。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小说本身的强大自不必说,当初那些艺术家们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也是对名著的一种顶礼膜拜。
这本书很好读很易懂,你可以一目十行,边读文字边看照片就很快读完。虽然欧阳老帅哥写得十分小心翼翼,中规中矩,但依然还是给看过红楼梦的人重现了镜头后面的花絮。私以为这本书如果是写在87年红楼梦热播的时候,出版量一定也能创造出版界的奇迹。
致敬敢为人先的大导演王扶林,致敬完成这部剧的所有人,致敬大才子曹雪芹……但愿中国今后还能再诞生出这样的经典名著,但愿啊但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