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至死》读后感_900字
(2019-08-12 11:08:58) 读后感 -
《娱乐至死》读后感900字
左,卻又失節。既然討伐娛樂化的傳媒,既然也明白不可能利用娛樂化的傳播方式來反對娛樂,還要把書寫的這麼具有娛樂性而不是文學性、這麼像新聞報道而不是鉛字文章,等於自己啪啪打臉。只能解釋為要麼水平有限、要麼節操不夠,無fuck說……
再說書裡討論的事情:信息淹沒個人世界、理性在過度氾濫的信息和娛樂化的表達方式中萎縮、人失去長時間關注一個嚴肅問題的注意力跨度……這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世界本身就蘊含無數信息、人的理性本來就是一個簡化模型而必然在更大的外延中捉襟見肘、人的大腦和知覺以及記憶本來就是碎片拼接式的運轉機製……與其說社會發展到傳媒時代終於被娛樂信息淹沒,不如說技術或者迷因在人群裡進化了這麼久終於找到適合於人感知特點的形式。
這麼迷戀古登堡時代的遺產,無非也是厚此薄彼。文字對口語的取代,幾乎殺死了詩歌,失去這個好像沒見理性主義者發出什麼哀嚎?理性陷在只能判斷表象世界的泥潭裡,無法判斷美,豈不是也跟娛樂一樣跛著腳?而同樣糟糕的問題豈不是也有以為理性本身就是美?
從遠古創造文字開始,當信息可以被長久保留和傳遞,人就早已走上了沿著生命之樹不斷往下沉的路。神學裡稱之為墮落,哲學上看只是越來越走向表象——可以被感知歸類、被語言描述、顯示為字母乃至二進制的表象。起初人誤以為的理性,不過由於能夠用語言描述和提取的信息還不夠多,在一個極度簡化的假設上建立起的盲目自信罷了。當信息積累到爆炸點,理性回望自身,會發現自己腳下踏著的早已不是大地,而是自己經年累月編造出來的信息,這樣的無本之木還能有多少壽數?中壽,尓墓之木拱矣!
沒錯,超越表象其實還有很多神秘的存在,但也並不是理性可以達到的領域。這些神秘領域對今天和今後的人來說,會越來越像深淵;同時人人都還有恐高症,走到深淵的邊緣連睜開眼看看也不敢。個人越來越淹沒在這種恐懼中,為了獲得一點零星的安全感而融化自我的邊界,最終變成一灘糊在表象世界上的漿子,這才是奇點降臨以後的盛況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