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800字
(2019-08-22 11:20:23) 读后感 -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800字
我觉得这本书如果单以衬托侯亮平的刚正不阿来评价的话未免太肤浅,一个侯亮平并不能够改变我国的政治环境,一百个侯亮平也不行。这是我第一次读关于中国政治生态的书,也希望不要是最后一本。而且我一直在努力的思考这本书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一位书友的评论来回答。
我们常说要把权利关进笼子,可是把权利关进笼子的人要谁来监管呢?
从李达康在常委会上直接双规吴清泉,到沙瑞金不经法院直接下令撕开大风厂的封条。这些有趣的现象后面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众所周知,中国的政治形态可以说是一把手政治。小说里也提到,大部分贪污腐败都出现在一把手的岗位上,我们寄希望于纪检部门,可是残酷的事实就是同级监督形同虚设,在赵立春当政的时候李达康在常委会上照样否决了纪委对处理吴清泉的建议,理由是影响团结,短短的一年换了一把手,政治风向变了他的决定,而且人大会表决直接进行双规。我们看官看的自然是很开心。可是如果李达康有一天决定用这些权利为自己行私呢?纪检能对他作出处罚么?显然是不能的,就像沙瑞金说的把问题一层一层的推向了中央。中央也未必能全部解决,反而久积成疾。
所以就以我个人的意见应该增设一个部门监管所谓的五个班子,和各部委同级,但是没有实权,而且不对本地区负责。县对市负责,市对省负责,省队国家负责,国家队人大负责。这些任命的人里面,家庭背景不能有从政或从商的人担任。而且不能从本地启用全部空降。
最后权利是个好东西,吸引着无数的人向上爬。但是被制约的权力就不如那么动人了。就像最后李达康也没能接受易学习的监督,反而对监督非常敏感。没有人监督自然就对一些潜藏的错误或者想法视而不见,一错再错最后无法挽回。
其实这本书还读懂了更多,只是太饿了去吃饭了哈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